基于U理论的回应模式

                                                                         Jeff卢朝晖  2015.1.12

早上送孩子上学,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是自己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人际沟通中如何回应对方?这个问题的背景是这样的:

从2013年开始,我参加了多次教练课程的学习,其中最有收获的是创问教练中心的“进化教练”课程。所谓教练的回应方式,特别强调教练(Coach)不给被教练者(Coachee)答案,而只是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对方思考、发掘对方潜能。教练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源于“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的原则。教练认为提供答案只是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被教练者的答案,而且提供答案限制了被教练者的成长可能性。历史上最著名的教练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很多公案就是以苏格拉底的发问展开,这几乎成为他本人的一个最明显的沟通特征了。实践中,我多次给杉树生(参加杉树公益教练计划的大学生)提供教练服务,而大学生往往会问到很多基本的有关学习、就业、个人管理等问题,过去面对这样的情形,我总是纠结于是否提供“过来人”的答案(这种方式也被称为Mentor--导师),是否应该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观点,而大学生往往也特别期待这样的直接答案。就这个问题我也请教过其他教练,好像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解决方法。实际中我做过不同的尝试,发现给不给答案可能在最终答案的正确性上区别不大(假如有所谓正确性存在的话,其实这一点也很值得商榷),主要区别在于两点:直接给答案速度快,效率高,不直接给答案探索的时间长;直接给答案时大学生也会接纳(接纳外部权威),而靠自己探索出答案的情形,大学生会更有信心、更兴奋、更有Owner(所有者)的感觉,一般后续的行动也更坚决。因此,我越来越多的选择不直接给答案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做教练的过程不单是教练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证的过程。

我是一个有10多年经验的讲师、顾问,经常在讲台上、研讨会、工作坊(workshop)中和客户交流。以前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是,能够针对客户的问题,马上给出自己基于多年经验和实践的观点,往往也能取得客户的认同,似乎也证明自己是个“大师”(哈哈)。但是,自从学习教练课程后,在客户发问的场景下,我直接给出答案的情况减少了,采用启发式的反问的方式增加了。特别是14年底学习了Phillip Sandahl的团队教练课程后,在培训、工作坊的场景中,我也尝试采取课程中学到的“交回系统”的回应方式:就是当一个学员提出问题时,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邀请在场的其他学员来给与回应,鼓励大家相互分享和交流,我自己只是最后做总结、提炼、升华。我发现,采取这样的方式,整个现场的氛围会更热烈、更开放,大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可以贡献,不是从讲师一个人身上学,而是向现场的每个人学,有机会时还可以教别人(很有成就感奥),让整个现场成为一个“共创”的场域。这样的培训往往客户的满意度极高,而讲师自己也很有收益,很充能。反观自己以前的舌战群儒,大师是大师了,就是身体比较累,心里也很耗能,又痛苦又有压力,实在是吃力不讨好。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两拨千斤”新境界啊(此处手工点个赞,呵呵)。

其实,采取哪种方式回应对方,这是教师、咨询师、教练、导师等助人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管理者和员工沟通、销售和客户沟通、投资人和经理人沟通,乃至人和人沟通的一个常见问题。我们在面对对方的发问时,是直接给出答案,还是针对对方的特殊性给出建议,还是采用启发式的发问,这分别是教师(培训师、教育工作者等)、顾问(咨询师、导师)、教练这几个角色的不同选择,实际中每个角色往往都强调自己方式的重要性、独特性,对于其他的回应方式不是很重视,甚至排斥,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味。比如教练就特别强调不能给对方答案(这让培训师有点尴尬啊)。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场景往往纷繁复杂,我们会发现只用一种方式是僵化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在团队教练课程中,Phillip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就是帽子理论。他提到培训、咨询、教练、领导、管理等等其实都是帽子,实践时,我们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戴不同的帽子,必要时也需要说明自己带着那种帽子,以便沟通对象理解。我感觉这有点类似“六顶思考帽”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在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帽子?说的更明确些,就是我们该如何选择回应方式?是以培训的方式提供知识,还是以咨询的方式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还是以教练的方式发问?如何选择以最佳的方式回应?这个问题就成为非常有实践意义的一个问题了。刚好最近我在学习U型理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上EDX的MOOC网站查找U LAB课程,或者www.presencing.com。下面结合冰山模型和最近学习的U理论,谈谈早上的感悟,也就是对“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想法,我给这个模式取了个名字叫“Jeff情景回应模式”(哈哈):

冰山模型是常用的分析人的素质、心理的一个模型,把整个人分成了很多层,我觉得可以大致简化为三层:知识、技能、意志(态度、动机等)。一般来说,知识、技能是在冰上之上的,是显性要素,意志等是冰山之下的,是隐形的。在这个冰山模型旁边再画一个回应方式的图,大家可能就猜明白了:


冰山模型


回应方式


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根据沟通对象的需求来选择回应方式,当对方是知识匮乏时,我们就应该以培训(给知识)的方式回应对方;当对方是技能匮乏时,我们就应该以咨询的方式回应,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或者做一些示范,甚至要骑上马、送一程;当对方是在态度、意愿等方面存在问题时,我们就可以以教练的方式来回应,挖掘对方的潜能、推动意愿。这个回应的方式也是基于保罗.赫赛博士的“情景沟通”模式的。在很多的领导力课程中,也以情景沟通模式发展出了不同的领导力沟通风格。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发现对方的需求,到底在哪个层次上,从而来选择对应的回应方式。问题是,如何发现对方的需求到底在哪个层次上哪?这就要提到美国MIT的奥托•夏莫教授的U理论了。

U理论比较抽象、复杂,而且内容很多,我们这里只提下U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要做到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灵、开放的意愿,这三种开放的融合才能让自己敞开胸怀,倾听彼此的心声。我的感悟就是,只有同时做到三种开放,我们才可能真正倾听到对方提出的问题,从而判断对方的需求是在哪个层次,从而选择对应的回应方式。只有开放的思维,我们才能听到知识匮乏的需求,会以给知识的方式给对方回应;有了开放的思维,我们就可能听到技能匮乏的需求,从而可能选择以咨询的方式给与对方回应;有了开放的心灵(感受)、意愿,我们才可能听到意愿匮乏的需求,从而选择以教练的方式给与回应。如下图所示:

Jeff情境回应模式

第一种回应方式:当我们做到开放的思维,我们能听到对方对于知识的渴求,我们就选择以培训、给知识的方式回应对方。这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让对方“知道”(Know);

第二种回应方式:当我们做到开放的思维,我们能听到对方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执行方式的疑问,有时对方会觉得这个通用的知识是否会适合自己,我们可以区分知识渴求、执行落地的疑义,我们就可以选择培训、咨询,以及培训+咨询的混合方式回应对方。这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让对方“做到”(Do);

第三种回应方式:当我们做到开放的思维,同时具备开放的心灵、开放的意志,我们不但能听到对方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执行方式的疑问,还能听到对方由于各种顾虑和担心会不愿意、不想去尝试,或者是没有考虑清楚(没有Ready),我们可以区分知识渴求、执行落地的疑义、意愿的缺乏等不同情形,我们就可以分别选择培训、咨询、教练的方式,以及培训+咨询、培训+教练、咨询+教练、培训+咨询+教练的混合方式来回应对方。这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共同“创造”(Creat)。是沟通双方的共创,这也是教练的激发潜能的真正意味,也是U理论所倡导的“向未来学习”的理念,也是约哈里窗的那个双方“盲点区”。

随着回应方式的多样化,我们的选择更加多样,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选择多样化的前提,是我们自己是否足够的敞开。可以说,敞开的程度决定了我们沟通方式的多样化、适用性,也决定了双方沟通的质量,决定了沟通对象的满意度。是手中、心中有剑,还是手中、心中无剑,十八般兵器,关键是我们有无能力运用。最后,以我很欣赏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自由就是有更多的选择,生命就是探索多种可能性的一个历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U理论的回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