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晨读“朋友圈”相关转发文章的思考 (总第1篇)
谈谈认知边界与当下社会“急燥症”的关系
最近一个友人在英国写硕士论文揪头发、一个朋友正在为考研调剂大费周章、一个朋友为都工作3年了怎么还看不到希望而纠结。此三人在我看来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晨读“朋友圈”文章:洞穴囚徒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人类的处境,尤其是人的认识领域,以及认识与现实的联系,就如同一群人在洞穴中被绑住手脚一样,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面前的墙壁所映现的“现实之幻境”。
按照柏拉图的思路设想,就是有这么一个大洞,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这个通道能够阻挡任何光线进入到洞内。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远处的墙壁。他们的四肢被捆绑着,而且头颈也被固定住,无法转动,因此看不到任何其他人,实际上他们连自己的身体状态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对面的墙壁。这些人在如此的环境下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其他任何东西。
洞穴中,这些囚徒的身后有一把明火,明火与他们之间隔着一面与人一般高的土墙,在墙的另一边,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在这些囚徒面前的墙壁上,人们的嘈杂声也回响到墙壁那边囚徒们的耳朵里。这些囚徒们以为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生活的现实。
柏拉图说,这样一来,这些囚徒们一生中所感觉或经验到的唯一实在就是这些影子和回声,真正实在和本质的东西,他们感受不到。在此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为这些影子和回声就是全部的现实世界,他们能够谈论的,就只是这种对真实世界来说完全聋哑的“现实”以及对这种“现实”的经验。
如果这些囚徒中,有一个挣脱了捆绑,由于他一生的多半时间都被禁锢的太久,太厉害,只要他转头,回望真实世界,就会感到痛苦不堪,火光使他眼花缭乱,外面的“真现实”对于他会变得匪夷所思,他整个人会变得呆若木鸡,完全不适应。在这种手足无措晕头转向的痛苦中,他会选择重新面对墙壁,观看由火光带来的影子,听取由人们走动所带来的回声,因为那里才是他所认为的现实。
倘若把他从洞穴中完全带到外面的强光下,他更是会变得两眼漆黑无所适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可能才会看东西或认清东西。然而,要是在外面真实世界待久的人,让他再重新回到洞穴,让他面对黑暗和光影,又会感到两眼漆黑无所适从,对于那些仅仅以影子和回声为现实的囚徒而言,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基本是天方夜谭。而那些囚徒是谁呢?正是在大千世界中只认识到世界表象的我们,是你和我。
学智思考:这是典型的认知问题,但柏拉图《理想国》中所述,其实强调的是“环境”这个外力作用使人陷入“认知障碍”,从而产生认知边界。《西游记》中孙悟空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战斗力一流,但是为什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是因为之前有人给他灌输了“天的尽头是撑天的几根柱子”,所以纵使他有能力翻出去,但他觉得已经到头了,所以“留尿(sui)作文以纪之”。当然对于如来来说孙悟空因为有了这个认知边界,那么他是可控的,后来自然西天取经去了,成就斗战神佛。那么我们的认知边界是哪里来的,教育的结果,社会锤炼的结果,家庭教育的结果,都会让我们产生“对”与“错”的概念。而做“对”的事,与不做“错”的事都是我们的认知边界。但“对”与“错”是相对概念,而不是极限概念,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我们的“对错”观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人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再因为人的“趋利避害”的人性所致,那么在一个环境下做这个环境下“对”的事,肯定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和避免惩罚,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那么一个工作很努力的年轻人,踏踏实实费尽艰辛工作了三年,问为什么还不成功,其核心思想是“努力就应该有正向结果”这个社会正向教育的结果,所能例举的都是社会上宣传出来的精英分子,比如马云用了10年建立了阿里时代,倒着推他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如何如何了。这里面有两个认知障碍,首先什么叫成功,当下社会可以用掌握社会财富或者“金钱”来衡量,这是社会普遍导向。没有年轻人会相信当银行卡中出现了8位数亦或少点7位数时,自己真的会花钱。常常站在自己想象的角度去花钱,这种金钱观与买彩票的人没什么本质区别。极限了,会使自己的金钱观导向不劳而获和急功近利。这时候年轻人不会顺着逻辑想问,回反问,我已经很努力了。这就进入第二个认知障碍,所谓“历史”是正向发展,但是是倒着写的,不成功的人没人给你写历史,成功的人原来偶然的际遇都变成了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也就是随机发生的事情都成了历史的必然性,然后还要给他找到为什么“必然”,比如从小受苦然后又有伟大的梦想,因此出现了“恩人”,结果一飞冲天了,这是“历史”吗?是,但是这是偶然的。三年在一个小企业里工作,然后等着“恩人”出现必然吗?当然不必然,也不可求。因为认识的人的层级是有限的,你的“恩人”是突然间来企业考察,就突然认可你了吗?你不觉得很扯淡吗?安能不犯“急躁症”?
在学校环境里会出现“努力就有结果”这个情况,努力学习成绩就是结果。友人在英国求学,到了论文开题阶段。开题非常大,但他自己看起来已经很聚焦了,其实那么做完很可能论文会被打回来。为啥,因为互联网时代宏观数据很好收集,做到屋里就能“尽知天下事”,问题是只能把环境描述清楚,但具体的“落地点”在哪?讨论到“微观”问题,就麻烦了,数据也没有,外部情况也不清楚了,那论文咋写。就是因为“微观”是要解决问题,所以才需要研究,只有在“微观”上理解透彻,才能有自己的核心观点,且能把整个论文的环境范围缩至合理的范围内。谈到整个问题,则他开始犯“急躁症”,这里面还是认知问题,写不是问题,但定位是问题,到底作为论文的作者是给自己什么样的“人设”的问题,是第三方上帝视角看待一个事物,还是作为“亲历者”经历一个事物。是描述性问题,还是个改变手段问题。认知事物的前提是知道“我是谁”,这个弄不清楚后面的认知与“洞穴囚徒”无异。
在“想”与“实践”(做)这个分水岭上,很多人认为“不想清楚怎么做”,不想清楚就不做了?但就等于“想”与“做”是分离的,一样产生不了正向效果。“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某位伟人提出的,而是社会普适性道理。因为想的结果与做的行为动力之间其实并没有冲突。但你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吗?也就是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摸着石头过河”才是正确的方式。友人在考研成绩卡线的问题上,因为涉及调剂,总是想的太多,其实核心问题是成绩不够到挑学校的程度,只能选择“先确定一个学校”再谋其他,往西部10省调剂,还用考虑什么呢?钱多可以考虑,挑一挑。钱又不多,那么大环境就已经确定了,未来变量又是“不可预期”,那么纠结那么多,就是又陷入认知障碍,“985”、“211”、四非院校,到底怎么选?同样是“四非院校”怎么选?“贵州”比“甘肃”如何?“新疆”太远了吧,这种想问题的方式除了纠结还是纠结,先考虑哪个学校收你才是可行的。这种认知障碍要破除的就是充分了解自己,找最适合自己的,如果认为都适合,那就是对自己了解不充分。解决不了“我是谁”的问题,就等于第一认知就有了纠结点。为什么我们非要成功到那些成功人士(社会宣传)的程度呢?家里有矿?还是家里有做官为宦的?出身决定了很多事,但要要想突破层级还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打拼,结果不一定最好,但比不努力的“纯想”会强不少至少能体现自己来到这个世间的价值,可能价值很小,但有,可能价值很大,由历史评价。我以前觉得很多人到30岁,自己就明白了,我自己35岁才明白,老觉得自己明白晚了,现在看来很多人快退休了才会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自己,会造成搞不清“我是谁”的这个认知障碍,加上社会赋予的很多“认知边界”,就会让自己产生对很多事情的纠结,从而产生不良的心态,表现上为“急躁症”。我认为想太多、做太少是其症结所在,做太多,想太少,会产生另外一种“消极症”。
想个大概,然后开始行动,行动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增加知识,打开认知边界,边做边想,有可能改善当下的“急躁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