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易斯-科佐林诺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 在 学习实践中 将会对大脑产生何种正向刺激,从而促进大脑高效学习、塑造神经连接、增强记忆能力。
前言 社会神经科学与教育有关吗
现行的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模式是基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模式。 一个型号适用全体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让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失败。 (这本书是不是在讲,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师才能正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最近 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的趋势将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发现应用到课堂中。试图把科学家在实验室发现的关于思维、记忆 和学习等的发现应用到课堂中。问题是,科学是复杂的,不易掌握的,不易应用的。结果就是,几个原理被断章取义地提取出来,转变成只言片语的摘要或者 某某重大科学发现,最后又成为一套新的陈词滥调,毫无用处。” 书中这段话,讲得很好。就自己近段所阅读的 大脑及神经科学与教育相关的书籍来看,好多书籍、内容并不是太实用,甚至有些内容是抄来抄去的。
“大部分教师对 基于脑的顾问 的价值提出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这些 基于脑的顾问 只是在标准的教育信条上 播撒了一些诸如神经元、皮层和突触 之类的词汇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另一方面,有关学生大脑的天性、限制和可能性的全面知识也会有用处。”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待方式相关联。
“在部落生活中深化了十万年的神经网络的社会本能、生理和生化机制”-大脑的适应性社会性--适应性是和外部环境间的关系,社会性是人与人之间也即大脑与大脑之间的关系。--部落制大脑。
第一部分 社会性大脑的进化和发展
第一章 为什么大脑会变成一个社会性器官
需要用社会和互动的观点重新考虑教育。
人际关系是人类的天然栖息地。
深刻的历史
P308
3.早期学习具有很大影响
在出生之初,负责情感、社交、身体的原始大脑就已经高度发育,早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感觉、情绪和身体运动方面,它们是储存在内隐记忆即无意识中的。大部分重要的情感与人和人相互学习在我们生命早期已经发生,这时原始的神经网络还在控制着我们,即这时自我意识还未出现,这些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处于无意识状态、反射状态。自我意识是随着皮层的持续成熟在几年后才出现,自我意识出现后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状态、反应,才能进行自我有意识地控制,才能反观自己,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 而在自己能意识到自我的学习活动之前,其实许多重要的学习活动已经发生了。 在自我意识产生之前的学习活动 对 后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呢?早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早期的学习、活动、经历、互动永远都不会被有意识地回忆、思考和修改。(也即这部分的无意识的经验,储存在内隐记忆中,不易被意识到) 这一进化的产物通过我们的神经发展的有序进程表达出来,将童年时期的起起落落转变为我们的修改、恐惧和渴望的核心。(这些内隐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我们成年后的 个性、品质、恐惧、情感)
早期经验对大脑的塑造会对我们最重要的三个学习领域产生终身影响--依恋、情绪管理、自尊。 这三个范围的学习发展了我们与他人交流、处理情绪压力及感到自己价值的 能力。(自身与他人、自身情绪、自我价值认识)那些被虐待、忽视的儿童,进入校园时会出现各种负责症状,愤怒、自卑、抑郁、焦虑、饮食失调等,使得他们很难放松自己以开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顺利进行学习。(这里主要强调了早期的经验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有哪些影响)
--当孩子们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时,老师就有了干预的机会并探索孩子内心世界。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平台、机会,让孩子把先前痛苦经历、情感有意识地回忆起来、讲述出来时,孩子就会获得重新整理负责情感、认知和身体意识的 那些神经网络 的能力。(整理负责认知、情感、身体意识的 神经网络 的能力,整理有什么作用,调整这些神经网络,重塑结构,以减轻负面经验的影响。讲出痛苦根源,减轻羞愧感,促使心灵愈合。)老师如果具备这些能力,对于孩子们是幸福的事。
--对大脑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认知和情感学习并不能被分离(之前,我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交织的,在进行认知过程中情感态度是从不会缺席的,而情感的表达中也夹杂着认知的影响) 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是学识丰富的,而且也是情感丰富的,并且能够主动辨识、调节、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 (我们平时的教学可能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对于课堂中学生情感的调控关注较少,有时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反应)
--(这里有个疑问,如果说早期在自我意识产生前的学习、情感、身体活动是储存在内隐记忆中,是无意识的,后期如何能够让他们回忆、表述出来呢?如何从内隐记忆中引出来进入有意识范围呢)这里是不是要区分,早期学习内容和后期被虐待、忽视的经历、经验?
4.意识知觉是大脑自动处理过程大海中的一个小岛
--绝大部分神经处理过程不需要意识知觉的参与,意识知觉与外显记忆只是大量神经处理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毫秒之间。 呼吸、心跳、血液、体温调节、平衡、走路都是自动产生的。
--自动无意识处理比有意识处理过程要快得多。自然条件反射,运动员的训练,一些动作都是自动无意识的。
5.迅速的无意识自主处理过程
--我们相较于动物,更复杂的皮质层使得我们的意识知觉能够灵活应对更加复杂的情况,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更加迅速的反射更适合。
--我们自我意识速度相较于大脑真实处理信息的速度慢得太多了,当我们有意识思考知觉时,大脑在以成百上千倍的速度接收信息,基于以往经验进行分析,在半秒内将结果呈现给我们。 这个过程,我们是没法察觉的,我们只是觉得我们是通过经过现在并基于有意识的想法来做的决定,这是一种错觉,大脑创造的一种错觉。
--大脑通过经验激发神经活动再到意识知觉介入所需时间远大于皮质下区域的反应时长,其实就是当一个经验刺激作用于我们感官时,大脑皮质下区域已先于我们的意识知觉对信息进行了多次处理,基于以往经验内隐记忆。在我们真正经历一个事件前,无意识已经模拟了我们好像在当下的有意识经历,最后把这样的体验传达给我们。90%以上进入皮质的信息来源于内在处理过程,基于对事物的专门记忆以及我们的过往经验。
--教授学生质疑自己的假设、过往经验、无意识偏见 对于他们自己的感情和信念可能造成的影响十分重要。
--这一小节主要是讲什么?
6.思想、大脑及身体的相互联系
--关于行动、感知、认知的神经网络是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进步的,身体活动对整个大脑发挥了一种整体刺激的影响作用,并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智力是整个身体协调工作的结果,包括运动、营养、睡眠等。(大脑和身体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自然少不了对思想的影响作用)
--大脑进化到 学习和解决问题 还需要经历自然环境的持续变化。 这 就是探索、神经可塑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是学习活动 的相互交织 的组成部分的原因。(学习活动 不仅是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还包括了外部的身体活动、探索活动、内部的神经塑造过程,它们是相互交织的,无法分离。)运动能给我们的身体、大脑带来什么,又能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活动。
运动 --促进呼吸、大脑血液流通--新神经元在海马回中产生并输送更多氧气--刺激大脑毛细血管生长及前额叶可塑性--神经胶质细胞增多--促进神经有效运转和高水平的内啡肽、多巴胺、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产生--有助于情绪调节和学习。
运动--大腿的大肌肉群释放神经生长荷尔蒙--穿过血液与大脑之间的屏障--支持神经可塑性和学习。(神经生长荷尔蒙是能促进神经发育的因子,促进神经可塑性、学习,运动带来了神经生长荷尔蒙从而促进学习)(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血液中多种溶质从脑毛细血管进入脑组织,有的比较容易,有的比较困难。
对于血脑屏障所起的作用,其实主要就是能够阻挡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但是如果有脑实质的炎症,那么某些抗生素有可能很难到达脑组织,所以血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和脑脊液-脑的三种病症的总称。与其他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相比,脑毛细血管以及邻近地区在结构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脑毛细血管缺少一般毛细血管所具有的孔,或者这些孔少而且比较小。)
--运动能刺激一个大范围的基因转译过程从而支持神经和免疫功能。
--运动增强学习和记忆的生物机制。(运动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变化内部生物化学变化,到神经元、神经网络层面变化,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思维、情感)
--大脑虽小,耗能却大,20%能耗比,营养对于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不吃早餐会导致神经递质减少、警觉性和认知速度降低。
--教授学生关于大脑、身体及如何学习间的联系,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知识,促进他们学业表现和身体健康。
7.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充足睡眠-提高注意、认知能力和学业表现,缺乏睡眠导致警觉性、注意力、思考力下降。
做梦有可能是将所学知识放入长时记忆系统,达到慢波波长和快速动眼睡眠的小睡能提高感知技巧。
缺少睡眠会加剧学生青春期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焦躁、抑郁以及行为问题。(我们教师、家长可能更多的是看到孩子上课困、懒、消极这些负面现象,却没去关注孩子的睡眠情况、作息安排、课业负担情况,导致沟通不畅和误解)
8.学习能够被巩固:认知心理学的启发
--规律地反复重建注意力能促进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大脑进化到 能保持对持续环境变化的警觉,但是这个保持时间是短期的,因而我们在短时间内学习的质量较高。 注意力的保持是一个有限的资源,需要被明智地使用。--当信息在间隔的时间段内呈现,通过允许自然的注意力波动(什么意思),学习质量和记忆力会得以提高--这个理论可以解释 学习内容不同、休息,甚至小憩都能提高学习质量的现象。--5-10分钟重建一下注意力,并保持学习内容的变化是重要的。
--练习和学习资料的反复呈现能促进学习(《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核心理论?)学习与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强度有关,而练习有利于加强神经元间联系。
--多个信息处理渠道能促进学习。视觉、听觉、语言、感觉、身体运动、情感情绪 相应的神经网络都有自己的记忆系统,多渠道学习进程增加了储存和回忆的可能性。
--概念处理能促进学习。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从主要概念着手并反复回到概念上能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学生创建自己组织信息的分类和策略时。将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利于学生记忆使用。
--对假设的测试与反馈能促进学习。为了学习,我们大脑的一个重要进化方式是对 尝试-错误 的探索,即试错。这对学习及 适应社会和物质环境是适用的。--因此,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深度解决实际问题,并基于结果来调节我们的行为和想法,能够增强对技巧和信息的保持。
--一定的环境状况能促进学习。当身体在调节大脑时,环境也在调节着身体。教学设施设备、温度等都是影响因素。
--音乐训练能促进学习。聆听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回忆与视觉想像,且刺激大范围的情绪。聆听音乐还会提高脑白质组织的复杂度,显著提高头皮后区三分之二的区域性皮质血液流通。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明显提升,支持了音乐能提高神经可塑性这一论点。音乐训练还与数学熟练度有关,它增强了语言技巧、工作记忆及表达抽象数字特征的能力。
--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9.恐惧是顽固的
--出生时,大脑的操控核心是 杏仁核。(原始大脑的CPU)其第一项工作就是识别安全与危险因素。随着大脑发育,杏仁核最终会和前额皮质共同对大脑进行操纵,但是它仍然有让大脑处于焦虑、害怕和恐惧状态的能力。它擅长将危险信息进行永久记忆,并将相关经验运用于其他危险信号的处理上。
--进化对我们大脑的塑造是宁可谨慎些、安全些(这应该也符合人的两大本能任务--生存、生殖,首先要活下去,避开危险),只要觉得有必要,就会激发恐惧反应。恐惧会让人变得迟钝,因为杏仁核的激发会干扰前额叶功能,还会关闭探索功能,导致思想僵化,产生对新奇事物的恐惧,难以接受新事物、新现象。
--当杏仁核与恐惧、痛苦、羞愧感关联时,会阻碍学习。创设和谐关系,减少杏仁核的活性,帮助学生创造一种增强神经可塑性和学习的心理状态。
10.压力损害学习
--这个标题,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会损害学习?
--灵长类大脑皮质较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直接,遇到危险较少且能被快速化解,动物们在每天为生存的奋斗中,要么就是快速逃脱,要么就是被干掉。但是人大脑皮质增加了,想法多了,思维复杂了,能够创造文化,能够使用语言,人类大脑在许多场景中并未对环境及社会关系做出及时做出清晰正确的反应,在这种情形下人类要应对这种持续的变化挑战。同时,人类大脑皮质层的记忆能力则将相关情形场景存储起来供将来之需,以应对可预计的危险会带来焦点的无限可能性。我们大脑的想象能力还会创造可怕的幻象,原始大脑却无法将之与现实区分开。主要还是 原始杏仁核总倾向于保持谨慎与恐惧,也是为了生存。
--压力状况促使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的特点“为今天而活,因为明天可能会死亡”,它是应激即时性的特点。它是分解代谢的,为了即时能量而对生化化合物进行分解并抑制神经生长和免疫系统所依赖的蛋白质合成。因此,长期压力会阻碍神经可塑性,并且会损害身体健康,降低学习能力。 因此,要减压,要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压力调节和学业进步要携手并进。
--将压力管理策略纳入课程中是对有助改善学习、情绪及身体健康的神经科学的 运用。
11.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犯错
--为什么倾向于犯错? 为了减轻焦虑而产生的防御机制 会曲解现实,这种机制的曲解现实情况比 费劲去弄清事实 或 忍耐磨练个人责任 更普遍。为自己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让自己摆脱焦虑,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和为消极事件减轻自己责任 的感知曲解。
--“当我们抑郁时,消极事件变得更重要,而当我们恋爱时,对方的错我们不可能看到” 这是在典型场景下的曲解现象,抑郁时,人脆弱敏感,对消极事件的感知反应更迅速易感,为了摆脱焦虑压抑,更易曲解欺骗;而在恋爱时,对于恋人的错误行为进行曲解保护,避免自己感到尴尬担心,直接把相关行为当成正确的就行了。--说白了,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御机制,从外部表现看就是个人中心、自私主义。
--安全型依恋 和 情绪管理 与我们聆听反馈(社会关系,对外)、接受自身限制(对内,对已)、以及更少地使用现实曲解防御机制 的能力有关。 (影响安全型依恋 和 情绪管理的因素,引导我们从这些方面着手改进)
12.我们总是分析他人而非自己:投射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分析他人而非自己?这种机制是因何导致的?这种机制有什么利弊?我们是否应更多地分析自己?关注自身、意识自身、分析自己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通过监测大脑活动情况,得出的结果是分析他人时活性强,分析自己时活性弱。 --这是人类进化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结果,我们的大脑能够阅读、预测、控制他人行动的能力和倾向,关注他人也即关注社会关系,这是人类生存生活的背景和基础,反映了社会及情感的意识和理解对于群体生存的重要性(关注他人即关注社会关系,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反应,这是在群体性生存模式下必需的能力)
--分析他人利于生存;分析自我呢?一些理论家认为,自我意识是进化中的一个意外且有害,它使我们犹豫并质疑自己的决定。--分析他人是反射性的、自动的,而自我意识需要注意力集中、投入并承担激发焦虑的风险。
--这是一种交织性的反射。思考、分析、预测他人,我认为离不开自己的影子,忖已度人,审已度人。投射可能更是我们的大脑把关于他人思想的自主理论与我们对自己的理解相交织时而产生的一个副产品。
--运用简单的练习来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对他人的是非题感觉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如何适用于自己,帮助他们打开 自我意识、同情 和 洞察力。
第十五章 建设部落式课堂
--本书,呈现了在自然学习环境下 安全型依恋 的神经可塑性力量的 科学证据。(安全性依恋 的 神经可塑性力量 放在学习中,即是安全性依恋关系促进学习的力量,学习的内在机制就是神经可塑过程)
--如果大脑是用于适应的社会性器官,那么教育就应该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和探索环境的人际交往过程。
--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和原理,如何植入教育者的生活和教育过程。 安全性依恋关系 -人身安全、心理安全 以及课堂安全。
--大脑以相同的方式对危害心理与人身安全的威胁进行反应,因此 语言暴力 不尊重、羞愧和侮辱会像受到人身安全攻击时一样 快速关闭学习机制。
--通过学生的眼睛去看课堂,不要用威胁、恐惧、羞愧、羞辱 去对待学生。老师的权力来源于他向学生们展示的尊重和同情、关心与爱护。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强调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创建协调情感的机会且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理解着”。
--建立安全依恋是通向情绪管理、自尊和学习的途径(做喜欢学生的老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像家长、学生像兄弟姐妹 关心支持的氛围和环境,营造安全的心理、情感环境,这样的氛围和基础会支持一个勇于探索、冒险且建立自我认同感 的有价值的个体。
--将渴望带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1.人身安全
2.情绪安全
3.生态关联
--一个自然的学习环境需要包含与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特长相符的不同学习形态与专业领域。(因材施教)
--挖掘本能,被基因所决定的且被生物系统所巩固的本能。大脑进化以致力于学习这些与个体、社会以及生态相关联的事物。 不可能通过刻板及不相关的课程教学来激发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动力或使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苏醒。
--以同样速度教授所有学生同样内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条件下还是常态,虽然可能效果不是太理想,不适合这种学习氛围方式的学生会感到无趣并关闭学习,而当孩子被迫以自己未准备好、不适合的方式去学习时,他们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无效的压力,获取的不是成功而是挫败。
--通过故事授课可以挖掘出大脑中最原始的本能和自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抓住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变换学习的内容。
第十六章 课堂和社区里的教师
--我们的教学很简单,老师讲,学生听、练、考。精细化教学、科学化教学,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及之间的关系。
--家长的参与以及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一致性是成功的关键。
--重要的不是灌输到学生头脑里的东西,而是能在他们脑中扎根的知识。
--绿点学校,规模小、更安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规划理念。
--小规模校园的有利之处:提升学生的积极态度、参与度,提高学业成就及毕业率,促进任务执行,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度,改善学生与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小型的合作式课堂小组能够为部落式学习激发社交背景,让学生学习如何交流并与他人合作。
--规模过大时,维系系统组织本身需要分去一部分资源,时间、利益、资源、能量会从组织成分本身 分流到 管理和政治功能上。而规模更小且权力下放的学校倾向于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学生而不是组织本身。
--绿点学校一直仿照私立学校的模式,即收入更高的老师、更小的校园、更高的标准。
--学生他是一个流动的社交个体,受到他所处的环境影响。
--社区学习环境的创设,社区被教育价值感染,社区的孩子处在高水平教育环境中时,社区的文化也会改变。信息通过社区而传开,看到孩子写作业、做活动、成绩优异将会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