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100个周末】14:探访荔湾古村落—泮塘五约

寒假的某一天,佛山的一位朋友来广州找我玩,一起逛完流花湖公园后时间尚早,便带他去了荔湾区中山八附近的泮塘五约。

我也是第一次去这个地方,第一次在小红书上刷到它的时候,只觉得是个很安静文艺的地方,但在地理位置上对它并没有特别深的概念,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它的名字。

但在真正涉足之后才知道我曾经和它有多么近。从我之前教书的外国语学校步行到这里,只需要十几分钟。但遗憾的是,曾经的我从来不知道身边有这样一处安静休闲的好去处,甚至在中山八路附近教书的一年多时间里,连它的名字都不曾听说过。

泮塘五约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背靠荔湾“后花园”荔湾湖公园,与永庆坊为邻,作为广州仅存的最完整的清代乡村聚落,这里在2019年底完成了第二期的微改造工程。

(古村的路标)


从此,老城换新颜,原本应是“老旧”的代名词的青砖绿瓦摇身一变,成为咖啡飘香的咖啡馆、人情味儿十足的书店、文化气息浓厚的艺术馆、工作室。大量的游客开始来这里参观,和用钢筋水泥建造、以效率和速度作为支撑的新城区相比,这里的老房子、院子里的青苔、午后的咖啡香和阳光,都成为了在大城市里浸泡久了的年轻人的精神寄托。

我们参观那天,因为是工作日,又临近春节放假,所以人并不是很多。跟着手机里的导航步行至“泮塘牌坊”,再往前走便可看到“仁威祖庙”的牌坊,这里便是泮塘五约的入口。

也许是还未到过年的缘故,当天仁威祖庙的信客并不是很多,经过之处只见几个上了年纪的当地人,在靠近路边的香火前祭拜,香坛里还有几根正在燃烧的香柱。

从祖庙再往里走,就是微改造之后的泮塘五约了。因为是第一次来,又加上来之前没有特意在网上搜索太多关于这处古建筑群的信息,所以这里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而又陌生的。而不做攻略的好处就是更容易从看到的细小景物中发现惊喜和感动。

我们会在刚刚发现入口处的一家文艺气息浓厚的艺术馆准备拍照后,又再往里走几步发现一个装潢更加别致的咖啡院落后被新的地标所吸引。所到之处都是未知,目之所及皆是惊喜。在古村落中行走,像是走在迷宫里,还有种拆盲盒的感觉,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下一个转角处,会看到怎样的风景。

(安静的咖啡院子)


这种兴致勃勃的探寻终于在看到一片喜气洋洋的社区活动后停留。我们参观那天,这里的居民正在举办迎春节的活动,舞台就设在社区最核心的中心地区。巨型红色幕布的舞台四周,聚满了手写对联的,卖糖人的,和携家带口出来提前感受过节气氛的当地居民。而正中心的舞台中央,西装革履的主持人正在喊舞台下的观众上来参加互动游戏。

(社区的活动现场)


驻足停留了一会儿,走之前突然有人递给我一份报纸,抬头去看才知道是这里的社工,报纸是《昌华社工》的季度刊,再观察仔细点还能看到整个身穿青衣、戴红帽的社工还是一个腿脚不方便的年轻人。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种猎奇的参观,也是别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他也许不知道我们是外来的游客,但我却从这位社工身上看到了他对这个社区深沉的爱。

(社工送给我的报纸)


穿过活动现场的舞台,往舞台后面走是1200bookshop连锁书店,这家一直主打情怀的书店在这里也把关于情怀的部分抒发到了满分。书店的外墙印刷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丧文学风格的文字,里面则堆满了畅销书,坐满了喝咖啡、看书和办公的年轻人。

室内看书办公的年轻人的努力和室外丧丧的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也正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写照:看似很丧其实比谁都努力;一边反复追问这个“这个世界会好吗?”一边默默努力让生活变好。

(咖啡店外景)


走出书店,再往前走就是荔湾湖公园。下午三四点钟,公园到处都是打球健身的人群,热闹非凡。而一墙之隔的泮塘五约却神秘又安静,也许很多来公园游玩的人还不知道在公园的某处角落里藏着这样一个古村落。

泮塘五约并不算大,从书店出来后步行十分钟不到就可以把整个建筑群逛个遍,但它却小而精致,村里的一切都让人印象深刻。这里不像是很多已经“沦落”为网红打卡地的景点,游客也不算多,所以可以在一家有特色的唱片店停留很久,可以在书店里边看书边撸猫,也可以和三两知己在咖啡院子里捧着一杯热咖啡,一坐就是一整天。从走进这个神秘的古村落开始,时间好像静止一般,外面的纷纷扰扰好像和这里毫不相干。

(古村里的唱片店)


结束参观,穿过一条条幽窄的小巷走出去,又看到来时路过的祖庙和牌坊。朋友说下次他还要再来一次,到时候要带上相机拍很多好看的照片。

傍晚时分,一起步行走到地铁站,走过曾经每天都要走的熟悉的街道,才发现之前原来对身边的很多地方并不了解。便在心中暗许,希望新的一年多去一些地方,看看身边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州的100个周末】14:探访荔湾古村落—泮塘五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