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18】我的6月

一个月没写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创作时间都花在写便签作业上了,21天的作业打卡终于结束了。无缝衔接,又报了一个故事写作打卡,因为没有被老师点评,顿时动力失去一大半,几天没打了。荒废几天后,一个声音在我的心里呐喊,写点什么吧,写点什么吧。

那好吧,那就写一写吧。在赵周老师的学习力课上,我有三大大大的收获:

第一个是,读书分两种,知识导向和自我导向。以前的我就是知识导向的,为什么看一本书呢?因为它好,因为有人推荐,因为标题有点吸引人。怎么看的呢?从头看到尾,一字不落,划线,记笔记。看完还强迫自己去复述,复述不出来很懊悔,怀疑人生。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开始下一本……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把书当成了老师,把看书当成了要考试,看的最高水平就是记住。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学生时代,适用于考证时期因为学了要考的。却不适用于已经步入职场,历经生活磨练的成年社会。于是,有了第二种,自我导向。把读书当成是看医生,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去找对应的医生,即对应的书本,找到后,看看方法,然后就去生活中运用,管用,继续用,不管用,换下一个。这个方法可能是某个章节,也可能是某个片段,甚至只有某一句话,不需要整本书都搬走。所以,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后,我们看到了一本书,首先看目录,哪段是要重点看的,哪些可以直接跳过了。重点片段详细思考,它和自己的经验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后可以怎么用它,制定出行动计划。这样的看书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不再急着一本又一本的看,而开始读一本,就好好实践一段时间,反复体悟。

第二个收获是关于碎片信息的。仔细想想,我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很多,看群消息,刷朋友圈,读公众号,我们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有时候都要爆炸了。有一天,我退了很多群,因为我是实在是没那么多精力去看了。现在朋友圈也越来越无趣了,广告太多了……回到正题吧,关于信息,我们手机上看到的多数都是信息,它像一个又一个散点,飘散在空中,公众号上的文章也是信息,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很多都毫无逻辑可言,也就是没有上下文合理的解释说明,直接莫名其妙出现了一句谁的话,一个什么朋友的例子,或者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里的情节,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比如,一个朋友说,跑步伤膝盖,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公爱跑步,后来膝盖伤了,所以跑步伤膝盖。于是,我要追问:是因为跑的多受伤了,还是跑的姿势不对受伤?一个人跑步膝盖伤了,就可以说明跑步伤膝盖吗?为什么跑步运动员的膝盖是好的呢?怎样才可以做到跑步不伤膝盖?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以前,我会像傻子一样,听信了一个例子就得出一条真理的鬼话,但现在我不会了,我会像刚刚那样去追问。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中间的逻辑是不是对的,这个结论的适用边界在哪里。

有了这样的视角,大部分的微信文章,看个开头就可以判断是不是在瞎扯了。如果想要了解详细的情况,可以追问自己刚刚那些问题,带着问题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而不是直接被灌输一个摇摇欲坠的结论。

第三个收获是从经验中学习,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是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事件导致的。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反思自己的经验,从中萃取能量,那么成长速度更快。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做的不理想,过得迷迷糊糊。所以,我决心学习这个技术,从学习复盘开始,把自己的经历当成研究对象,总结归纳。

6月除了赵周老师的课,我还有哪些收获呢?

便签训练营打卡,学会了便签法,特别是A2行动部分。

好书快拆打卡,学习了时间管理,开始了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领域的探索。

非暴力沟通课上课,再次体验了教是最好的学,同时,有机会给更多的人分享,感恩。

跟着超哥做任务,学习怎么考虑长期问题,而非短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嗯,就这些咯!从书本上,从碎片信息,从经验中,学习~~耶,继续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成长18】我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