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Day Sixteen|做一名尊重常识的教师

        今天阅读了《致青年教师》第四辑中的教师不是导演、需要有“劳动”这门课、炸土豆条是哪里来的、仪态风范应从小培养这几个小节,读书笔记分享如下:

教师不是导演

        教育教学不是演戏,是真实发生的“活”的场景,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个性的人,教师也不是导演,让学生按照他的意图进行表演,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非但不可能充当教师指挥下的表演者,更不能充当皮影或木偶。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者和探求者,师生平等的处于同一个场所,就共同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并在过程中学会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只不过角色不同,但绝不能把教师比作导演或教练员,也不能把学生等同于演员或运动员,这是有违教育教学常识的。

需要有“劳动”这门课

        劳动,应当是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生命”、“信仰”和“爱情”。但是,劳动这个词被看作是教育教学中不可能存在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地参与体力劳动,劳动意识逐渐淡薄,甚至把劳动当作耻辱的事。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也不了解土地的知识,甚至不知道向日葵长什么样,分不清楚蔬菜。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不尊重劳动者,这些问题不仅在学生的身上能看到,在教师的身上也同样存在。我们的教育应防止这些问题继续恶性循环,应添加劳动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这也没什么不好。

炸土豆条是哪里来的

        “炸土豆条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他们对社会了解得太少,根本没见过种土豆的过程,答案自然也就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国家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他们很少参与社会实践,课堂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动手操作能力却差得可怜。千万不要轻视农业劳动,因为最基本的常识必须要有。

        不要让孩子们离开土地,更不要让他们厌恶体力劳动。因为学会劳动,人才会有一双灵巧的手,人,就是在劳动中逐渐站立起来的。

仪态风范应从小培养

        一个人的礼仪风范是看得见的,是体现在言行举止中的,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用语文明,举止有度,这些素养都应从小培养,教师和家长也应经常提醒学生注意礼仪风度。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至少应当在高中阶段完成,在青年时代他的性格修养是什么样,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什么样,所以说仪态修养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但是,人如果到了中年才想到要修身,才开始注意礼仪行止,往往会显得可笑做作,而且效果也不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修养品性后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天下太平,足以说明修身的必要性。

图片发自App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青年教师Day Sixteen|做一名尊重常识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