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二)

之前写过一篇梗概,复盘自己这几年的经历。

今天终于有了时间,展开来写。

那么,就讲一讲我的故事罢。

我刚毕业那年,去了江苏打工。大学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很自然的去了一个电子厂,做助理模具工程师。

大学时就知道自己对这一行没啥兴趣,重要的是,机械还是一个慢热的职业(薪水),于是不到四个月我便做出了离职决定,那段时间我对自己做了全方位的剖析,还利用各种工具对自己做分析,最后选择去了一家国内的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德邦),冲的是德邦久负盛名的快速晋升机制。

可是,入职德邦后,很快我就发现我其实并不喜欢那种整天在外面跑,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至少那时的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做也不擅长做一名销售或运营人员。每天的电话会议,听着上上级领导“指导“上级领导工作的那些陈词滥调,我内心总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要的成长环境,我要学点真本事,这个社会正迫切需要的真本事。

可是在德邦一年多点的时间,也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真正认真做的工作,作为国内领域内第一的企业,德邦在锻炼员工这方面,可谓是业界标杆。它对我的职业生涯的影响,就如同一个人的初恋对其整个爱情和婚姻的影响。正是在德邦锤炼的一年,培养了我甘于付出、做事认真负责的职场习惯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但,让所有的同事都不敢相信的是,一个工作踏实苦干的我,会在临近晋升之前选择离开,让他们更不敢相信的是,在996的工作时间之外,我还有一个自己的秘密计划。


其实,那时候我的状态真的可以用迷茫二字来形容。

没有特别擅长的技能,学校一般,挣钱能力一般,家庭条件也一般,这还只是表面,重要的是内在的,我发现我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对自己也很缺乏认识。

对于手头的工作,认真完成只是出于我基本的职业观和做人做事态度,我的内心实际却是在煎熬。

我记得十分清楚的一次,领导问我喜欢什么,我很快回答他:规则。没错,我那时对研究规则有浓厚兴趣,换句话说,我喜欢的是思考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执行。后来我才知道,这与盛行“执行力”文化的企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心高气傲,却又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去融入这个空前复杂,分工又越发细化的社会。

那时候经常奔波在路上,无数次乘坐公交车、火车的画面我现在都还历历在目,在车上看着城市万家灯火,车水马龙,我总是会问自己,属于我的路在哪里。

这就是那段时光我的状态,不是说压力怎样,而是无限的彷徨,就像汪峰那句歌词,

“我该如何存在”。

现在,看了很多别人的文字,我才明白,事实上无数人都曾经被这类的问题困扰过,甚至不少牛人曾经花大时间去研究它。归根结底,它们都最终指向那个经典问题,生命的意义,一个没有标准答案却又无从逃避的难题。(关于意义这个话题要展开阐述的话可能得单独写篇长文了)

……

所以,我差不多很快意识到,我要把问题简化,先解决我当下能解决的——现实处境中的问题。

那么,我怎么办的呢。

读书。

对,这就是我的秘密项目。

无论是了解世界,还是认识自己,读书大概是我能想到的试错成本最低、回报与付出比最高的方式了。

读好的著作,可以短时间内吸取到前人一生的经验,读当代大牛写的优质文章,能融会那些经久不衰的思想到这个新时代特殊的环境中来,有利于我对我们正处的这个世界一个更准确的认知。读那些成功人士的分享,能感受到他们曾经也有过的迷茫和挣扎,能坚定『我』也能变得更好的信念,那种被鼓舞甚至是被陪伴的体验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我那时总结了自己,认为自己身上可能唯一还算自信的能力就是学习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哪种渴望?其实就是来自于我天生的对世界无比强烈的好奇心。

我后来想,倘若我运气不好,以我自己荒废四年的大学生活,以我普普通通的父母的眼界,没有一点社会关系,身边也没有优秀到足够可以指引我的朋友,以我刚毕业时的那种状态,很可能就真的自我放弃了,随波逐流,干着缘分决定的工作,过着不瘟不火的日子,然后一天天地,生命的热情逐渐消退,一个人最富有激情的青春就在不经意间划走了。

好在我恰好赶上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几年,获取知识和链接各领域牛人都开始变得无比便捷。

那时正值互联网付费内容爆发的时期,我得以用商业付费的方式学习到一些极为优质的课程,认识了好多陌生又亲密的老师,他们在各自领域都称得上响当当的人物,但依然用最低的姿态、最大的诚意死磕自己,不断打磨课程,通过互联网,让无数人受益。

每每想到这,我总是会内心涌动,无比感激这个时代。

我算是《得到》app的第一批用户,我认为它就是全网最优质的付费学习平台,甚至付费二字都可以去掉,算上所有免费的付费的,各种所有做内容的平台,它都称得上最好二字。一开始我就相信,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时代级的优秀产品,因为它真真切切带给无数人价值,我暂且描述为:它正在开创一种全新的学习互动网络,它在做的是一件顺应潮流的大事。

下面我就介绍下那些远在天边,却真实的影响过我、改变过我,也一直在陪伴着我的老师们。


李笑来

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个人,这个说自己通过看书学会游泳的前新东方老师,他是第一个写自己深入思考这事儿的人,也是第一个让我认识到时间的力量,第一个让我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的人,第一个告诉我编程会成为基本技能的人。

衡量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其实就是看他头脑中有多少必要、正确且清晰的概念。

笑来老师教给了我很多正确的概念:

注意力是人最宝贵的财富;
付费就是捡便宜;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自己先成为贵人才能不断遇到更多贵人;
选择决定命运,价值观决定选择;
很可能 1% 之后都是落后;
多维打造竞争力是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元认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要着实见得别人「的」好;
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
活在未来才可能遇见财富;
……

要在脑子里把这么多道理想明白,直到清晰,已不是一件容易事,还要践行,还要做到可真太难了,写上面这几个概念时,我又不得不重新去复习了一下老师的课,有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有些一直在努力践行,还做的不好,而有些概念都竟然开始遗忘了。

——成长,真是永恒的主题。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作,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香帅

说起香帅老师的课程,是我唯一做到每一节都按时阅读学习的课程。

可见她的课程品质之高,用心可谓良苦。

不仅如此,她的文字功底深厚,在枯燥的金融学理论之外,竟还能读出一个藏在金融学教授头衔背后的文艺女青年来,她的文章不仅有冰冷的金融数字,还有对当代千千万万渴望通过双手改变现状的年轻人的真切关怀,隔着屏幕你也能感受到,她是一位有温度的学者。

像香帅老师这样的人,大抵就是高晓松所说的拥有诗和远方的人吧。每次读香帅的诗,我不禁愿意去相信,一个生活在当代钢筋水泥架构起的工业世界中的人类,也是可以在苟且之余,去追逐“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事物,去体验生命本身

香帅老师的课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不仅适用于初学者,她的学员也不乏科班出身的金融从业人员。

并且学完之后能帮学生建立一种对金融的整体感知。

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社会不断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过程,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网络化和数字化程度也就越高。

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时期造就了今天繁荣的全球经济体。

这是一个“全金融”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懂点金融学。

不仅仅是像在买房这样实际的配置指导上,香帅老师的课程给我直接的帮助,更严重的,她让我对金融这个令人生畏的领域有了基本的认知,更让我多了一个金融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对于未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完成,全球开始进入一个在线社会的状态,像蚂蚁金服这样迅速成长起来的公司不是偶然,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科技金融的时代。


吴军

吴军是少有的在多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通才。他是计算机科学家,做过企业高管,后来又做投资人,出过好几本畅销书,他写的书不仅有科学技术类的,更有人文历史类的,他不仅懂得欣赏古典音乐,精通摄影,还有收藏红酒的爱好。

如果不是看了他的文字,我怎么敢轻易相信,一个人在他有限的时间里,也是可以做很多真正要紧事的。

吴军老师作为一个长者,教给我很多有用的人生经验。

如果只说一条,我印象深刻的且独特的是他关于人生最重要的投资这个问题的建议。

投资自己无疑是最重要的,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J.P.摩根讲,“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

关于选择配偶,吴军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是,

1.对男生来讲,特别是聪明的男生,他打动一个“漂亮而且聪明”的女生,要比打动一个“漂亮但不聪明”的女生要容易得多!虽然中国人觉得郎才女貌才相配,但是一个漂亮的笨女生是很难喜欢上一个真正的才子的。
2.遇到一个漂亮的女生是有机会的,但是遇到一个像J.P.摩根所说的那样“迷人、有气质”的女生,那就很难。
3.永远离不开妈妈或者自己家庭的女生,将来会有问题,这个要求对男生也是如此。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子女>双方父母”。中国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双方家庭的结合,而且小家和大家的边界分不清,但这不是什么美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4.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对女生来讲,对方的可塑性很重要。


除了人生建议,吴军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他的那本畅销书《智能时代》。

书的核心观点是,机械思维(确定性思维)创造了两次工业文明的繁荣,但这个时代正在由机械思维主导变为由大数据思维(不确定性思维)主导。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变量太多,二是客观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量子力学可以说是现今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简单来说,微观世界是概率的,是无法精确预测的)。

下一个时代,也就是智能时代,也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思维的本质就是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这太颠覆我中学时建立起来的那一套牛顿力学世界观了,可是,世界就是这样,我唯一能做的便是调整自己去接受它。

这个思想对我影响之大,几乎直接促使我选择转行,先把脚跨进IT领域。可以说,我干着现在这份编程的工作跟吴军是有巨大关系的。


得到上的优秀老师实在太多,还有讲经济学的薛兆丰,讲心理学的武志红,讲实时好书的万维钢,讲商业思维的刘润……他们的课我也都非常喜欢,收益良多。

为什么我在讲述自己经历时要着重笔写他们,因为他们是对我有着深刻影响的老师,更是我在离开学校后终身学习路上的朋友,甚至不夸张的说,他们每一个都是我生命中有幸遇到的贵人,即便我不曾与他们谋过面。

回过头来,当我回看自己走过的路,原来正是在那一个个如饥似渴地阅读的夜晚里照亮的,正是我的老师们有意无意为我指明的,这丝毫也不奇妙,因为他们都是活在未来的人,都在做时间的朋友。

所以,我不只是在介绍我的几位老师,更是在介绍我的几位朋友,再没有比『朋友』这个称谓更能形容他们的可爱了。

如果要说此时的我与刚毕业时的那个我最大的变化,当然不是我换了几份工作,积累了一点工作经验,又或者薪水增长了,性格变得更外向了。

而是,我的那些朋友们所教导的、分享的,开始融入我的身体,重塑我的思维,影响我的行为,还有,通过他们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因此而对未来充满乐观和期待。

好!我的故事暂时就先讲到这,明线暗线都在里面了。

就用我喜欢的一位朋友也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吧。

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不会跟随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不会引路
请走在我的旁边,因为你是我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的朋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