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读书总结

    今年上半年读书正好50本,既有很好读的《减糖生活》,也有难啃的《原则》;既有薄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有厚厚一本的《大宋之变:1063-1086》,如果只是以读了多少“本”书来衡量,意义不大。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读书主要以“清理库存”为主,以至于大部分读的是为了“清理”而选择的前些年买的书,所以读书质量不算稳定。总算经过一年半的整理,已经有了明显效果,留下的书相对比较“精品”,但仍然还有很多书等待阅读,看着一箱箱一本本“面带微笑”等着我翻阅的新书,常常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焦虑感。

    这一年多的整理和阅读,有两个深刻的感受:其一:其实书也像你人生中来来往往的朋友一样,有些书可以陪伴你一辈子,而有些只能陪伴你一段时间,却也都是美好的时光;其二:很多书在当时让你很喜欢或者很有感触、启发过你,多年后再看,发现已经没有了当时的触动,变成了“平平无奇”的一本书。人已成长,已经不是当时的自己了。这样的书以励志、正能量类型的书最为明显。现在能作为我的“心灵鸡汤”只有《庄子》了,与之相比,其余皆平淡如水。

    今年上半年看的这50本书,想着重说说比较喜欢的几本:

1. 《中国画好好看》:


    这本书细致讲述了19幅中国古代的画,既有耳熟能详的也有相对没那么有名的,各具特色。对于每一幅画,作者除了讲述画中细节,还把作者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再加上作者本人对画的理解,使读者对于画作可以有全方位的了解。想起以前很多时候看到这些画只会说一句:好看!或者不明白好在哪里,这本书作者用易懂生动的文字,让我这样的小白也可以很容易看懂这些有名的中国画的精彩之处,也让我爱不释手舍不得读完。

2.《牛津笔记》:


    这本书一开始是听得到的时候罗振宇多次大力推荐,有一期“启发俱乐部”还请了作者现场演讲,后来陆续看到不少公知推荐,便渐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然而我现在买纸质书已经很谨慎了,于是打算在得到看看电子书得了,而且本来不太喜欢日记体,不太喜欢“絮絮叨叨”叙述琐事,没成想看了前面一小部分,马上决定当当网下单购买。这样好的文笔,值得买纸质书好好看完保存了。

3.《多维思考》:


    这本“烧脑”的书脱胎于王烁老师在得到“30天认知训练营”的课程内容。王烁老师文笔很有特点,洗炼中带点黑色幽默,但绝对是需要开动脑筋、全神贯注地阅读的一本书。

4. 《大宋之变:1063-1086》:


    因为之前看过《清平乐》,赵冬梅老师的这本书写的故事时间相当于是《清平乐》的“续集”:“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书虽然厚,但是赵冬梅老师语言“典雅流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跟随赵老师以“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推理,经历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5.《杏仁》:


    这本张哲瀚书单上的韩国小说,之前已经推荐过很多次,这本书吸引我的,除了故事本身,还有作者那种淡淡的叙述方式。书名来自人人脑中都有的那个“杏仁核”,然而主人公脑子里的“杏仁核”发育不全,医生说是“述情障碍”,所以他感觉不到任何情绪,也对所有感情无法理解,从小被人看成怪物,母亲只能让他背诵喜怒哀乐情绪的标准答案来应付。他和外婆、母亲一直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年生日,他的外婆和母亲遭到人袭击,外婆为了保护他而死,母亲成了植物人。而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从头到尾一滴眼泪都没流。他变成了别人眼中真正的“怪物”,直到他遇到了另一个怪物……

6.


    今年上半年看的书里,最后想推荐一位作者——刘子超。之前看过他的《午夜降临前抵达》、今年上半年看了另外两本《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和《沿着季风的方向》都很好看。前一本《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是作者去中亚复地旅游的游记。看过很多世界各地旅游的书,中亚的却是第一次。跟随作者的脚步,深度探访我们的“邻人之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初次“深度游”这些国家:无论是美丽的另一边天山景观,亦或是熙熙攘攘异域风情的大巴扎,还是高山游牧民族的特有风情,都让我领略到了一种全新的人文景观。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些国家遗留下来的种种前苏联的印记,大多荒芜废弃或者缺乏管理,显得分外落寞。不知道为什么,一路跟随作者游览这些中亚国家,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跟随着我,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相对贫穷还是随着苏联解体一起落幕?也许都有吧。而后一本《沿着季风的方向》则是作者去东南亚旅行游记,当然也很好看必须推荐,因为毕竟我就是拿着这本书看的腱鞘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上半年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