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疗愈的开始,看见,是真正的爱。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如果顺从天性的亲密育儿反而会使妈妈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她的心里一定有一个糟糕的内在婴儿。母婴关系的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认识它,我们便有自由去改写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法国心理学家伊莉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儿童期的不正常表现,都是孩子的内心在呼唤婴儿期缺失的爱。需要我们父母能够从中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到孩子的痛苦,给予接纳和弥补。婴儿需要经常通过妈妈的抚慰来确认自己和妈妈的存在,能精敏地感知周围人的感受和情绪,并即刻作出反应。
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婴儿。婴儿从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自己对世界有掌控感,自己与世界一体。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来的基础。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
放下评判,全然看见: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惯性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中国有句老话:“贵人语迟”,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罗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父母不功力地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那么无论早说话还是晚说话,都很好。父母切不可以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强迫孩子做到父母想象的样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孩子无须刻意培养,给予充足的爱,放任孩子自由发展,他就会展现无限的可能性。
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的抱怨,这是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使得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只有在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流动灵活自在的规则自然会形成。
我们要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别用我们狭隘的头脑来限制孩子无限的可能。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孩子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会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父母无须完美,每个父母都有坏习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有自己的原因,并愿意为此负责,这并不影响和孩子彼此尊重、相爱。
当我们觉得别人应该变得更好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真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所以,不应该去改变别人。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我们能否适应社会,其实是说能否处理好与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
什么决定了我们与各种人的关系?内在关系模式,它投射到外面,就形成了外在的人际关系。内在关系模式来自于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等重要抚育者的关系——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如果你很难适应社会,其实用不着社会改变什么,只要你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可——让“内在的父母”不再总是跟“内在的小孩”过不去,彼此制造挫折。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社会处处与你方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
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父母经济富裕,关键是父母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
我们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无话可谈?
是我们用评判让孩子关闭心门,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父母不同回应,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在生活中,如果婴儿是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就会出现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于是就出现母亲会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了”,“一回家就关起门,有心里话也不告诉我了”……的情形。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无法获得真正亲密关系。
还有一种就是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存在性焦虑”,甚至演变为反人类情感的人。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少,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不改变,才能真正地陪伴,真正地陪伴是关注,但不打扰。
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当我们因为孩子某些行为责骂他,甚至动手打了他时,可以诚实地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内在创伤被启动了,因为内心痛苦而伤害孩子,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纠正。”
当我们因为经济不宽裕,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渴望时,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看到了你的需要,它很好,只是爸爸妈妈暂时钱不够,无法买下它。”这种及时回应会让我们和孩子好商量,孩子就不会固结成心理创伤,就不会压抑、隐藏的欲望,就不会缩手缩脚,甚至成为“老好人”。
是不是父母做到诚实了孩子就不会受伤害吗?
首先,诚实的父母是自我觉察的父母。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越来特少,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其次,人总是无法避免地要经历喜怒哀乐。只有当情绪的天然流动不被阻塞,心里的创伤才不会形成。
1岁前的婴儿,处在“不分你我”的共生期,好像依然在子宫里一样,和母亲一体,需要母亲大量的亲密回应、及时抚慰。然后,婴儿的内心开始分化,形成个体化的自我,拥有自我界限。
悲剧的是,中国很多婴儿在共生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孤独和恐惧。早点断奶,让妈妈能够早点上班;少抱孩子,以免惯坏,甚至用哭声免疫发来训练婴儿独立,严重摧毁婴儿心理健康的基础。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做了妈妈,一样缺乏情感回应的能力。这样一代又一代恶性循环,致使许多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育水平卡在了1岁前的共生期。
共生自我在关系中不断追求控制,以弥补1岁前因妈妈不受控制引起的痛苦。于是就出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出现极度焦虑的妈妈,极度叛逆的孩子。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们无须为别人的选择负责。尤其是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作为父母,对孩子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孩子并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父母能管住自己,不试图去教育孩子怎么生活,怎么思考,让孩子成为自己,孩子就可以活出远超出父母想象所及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