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与极简主义

      民以食为天,如果以食物为载体,文化习俗就比较容易推广传承。不能不说咱中国人是智慧而务实的。所以各种传统节日,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 ,元宵吃汤圆。清明节到了,且让我捏上一些粿子应应景,套用现在时尚的提法,叫做制造一点生活的仪式感。

        什么叫仪式感?仪式感就是人为地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出背后的精神内涵。比如,平常日子吃的粽子可以叫早餐,但在端午那天特意煮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粽子,就叫仪式;月饼在八月十五前后都只算是一种糕点,中秋那晚摆在月下欣赏品尝,就叫仪式;一般在明亮的灯光下吃饭当然更方便,但在特殊的日子里就着摇曳的烛光吃上一顿晚餐,那情调也叫仪式。仪式感固然浪漫,难免带点繁琐和刻意的特征。但据说仪式感非常重要,大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小到夫妻间的感情保鲜,都有赖于仪式感提供的程序性保证和激情。

      咦?也许有人会觉得无所适从了,这不是与现在提倡的极简主义背道而驰吗?

        那么,极简主义又是什么呢?是以心灵舒适为目标的对简约的极度追求。其实,极简主义的简单本质上是心的简单,与形式并无必然联系。对一个惯于牛饮的人来说,茶道太过精致了,但对醉心于饮茶的仪式感的人来说,表演茶艺时内心的那份安静便是一种简单;对喜欢吃饭店叫外卖的人来说在厨房忙活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但如果热爱厨艺,看着食材在自己手下变成可口的佳肴是莫大的享受,那操作时的轻松便是一种简单;对一向素面朝天的女人来说,花大量时间用各种材料给自己戴上一个面具是多么麻烦而浪费,而作为一个爱美的姑娘,化妆时的专注和期待也是一种简单;有些人抓起笔就可挥毫泼墨,有些则非焚香净手不能进入状态,对习惯的顽强坚持也是一种简单……正可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简而言之,无论仪式有多古板,过程有多复杂,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事情便是令人无比愉悦的简单!真正自由的心,不因物质丰富而受束缚,也不会因抛弃拥有而贫乏。取和舍,竟可以殊途同归。

        至此,可见仪式感与极简主义并不矛盾,有时候甚至可以借用形式上的繁琐规矩来达到心灵的单纯和自由。都是听从心的召唤,寻找生活的意义,让并不圆满的人生,尽可能的有趣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仪式感与极简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