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过度行为都会带来消极后果,和“不及”一样,是事物的两个极端,而中间的部分是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儒家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在这一问题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有:打击主动性、过度服从权威、自我怀疑。
在孩子行动过程中,父母通常介入的焦点问题是“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把事情做好”。
在具体情况下,父母过度介入的前提也不一样。
当孩子已经确定了如何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时,父母只是进一步的对其优化,这会削弱孩子感受好结果带来的乐趣,从而打击孩子的主动性。
比如孩子想用橡皮泥捏一个半球形的物体,父母让其用碗扣一个,因为这样又快又好看。
虽然效率和效果是达到了,但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很快会把他们的成果放置一边。
相反,他们可能更喜欢自己独自摸索而成的却不那么完美的作品。
即在手段上的过度介入,即使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也一定会打压孩子的主动性。
这里在多说一句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区别,因为两者通常被混淆,且后面的陈述要用到“自主性”。
主动性是指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要实现某一个目标。
自主性是在面临选择时,自己能够去选择、决定。
即主动性涉及目的,自主性涉及选择。
当孩子已经确定了如何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且只知道这一种手段时,如果父母过度介入并指明另一种手段会带来更好的结果而不得不采用这一手段时,不仅会打压孩子的主动性,还可能会导致过度服从权威。
适度服从权威,这有助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因为要“听话”;但过度服从权威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我妈说的、我老师说的…所以就是对的。这种简单的认知方式,使得他们在面对“没有人跟他说过的情景时”不知所措。
当孩子已经确定了如何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且知道有多种手段时,如果父母过度介入并指明另一种手段会带来更好的结果而不得不采用这一手段时,除了上述两种消极影响外,还可能让孩子变得自我怀疑。
因为自己深思熟虑的选择(在多种手段中选择)不被认可,还被强行改变,导致怀疑自己能否具备决策事情的能力,即自主性被削弱。
这后两种情况的唯一差别是孩子是否已经知道达到他确定的目的有多种手段。当知道有多种手段且仍不能自主决定时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多于“无知”。
因为越无知就越容易接受,而越有知就越自信、独立意志就更强,但现在的结果却是强行被拉回同一水平上。
比如自我感觉已经长大的孩子都不可以被父母当成小孩子看。
以上三种情况的前提条件逐渐变得复杂,但每一种情况根据父母过度介入的程度不同,都有可能同时带来三种主要的、明显的的消极影响。
而这些影响更进一步导致孩子出现低自尊、自我同一性早闭或弥散等问题。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审视自己任何的过度和不足行为,努力做到中庸或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