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DBSCAN 算法的数学原理及代码解析

机器学习|DBSCAN 算法的数学原理及代码解析

引言

聚类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将数据集中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是一种经典的密度聚类算法,它能够有效地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簇,并且可以识别出噪声点。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DBSCAN算法的数学原理,并提供Python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算法。

DBSCAN数学原理

基本思想

DBSCAN算法通过定义样本点的邻域密度来划分簇,具体思想如下:

  • 若一个样本点的邻域内包含足够数量的样本点,则将该点作为核心点,并以该点为中心形成一个新的簇。
  • 若一个样本点的邻域内不包含足够数量的样本点,但存在某个核心点的邻域包含该点,则将该点归入该核心点所属的簇。
  • 若一个样本点既不是核心点,也不能归入其他簇,则将其作为噪声点。

数学定义

DBSCAN算法通过计算数据样本之间的密度来完成聚类任务。在介绍具体数学原理之前,我们先定义几个重要概念:

距离度量:通常使用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来度量样本点之间的距离。
领域半径:表示样本点在距离度量上的阈值,用于确定一个样本点的邻域
核心对象(Core Object):如果一个样本点周围的密度达到一定阈值(eps),则该样本点称为核心对象。
直接密度可达(Directly Density-Reachable):如果点p在点qε-邻域内,并且点q是核心对象,则点p从点q直接密度可达。
密度可达(Density-Reachable):对于点pq,如果存在样本点序列p1, p2, ..., pnp1=ppn=q,并且pi+1pi直接密度可达,则点p从点q密度可达。
密度相连(Density-Connected):对于两个样本点pq,如果存在样本点o,使得点p和点q都从点o密度可达,则点p和点q密度相连。
基于上述定义,DBSCAN算法通过遍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点,不断扩展核心对象的密度可达区域,最终将密度可达的样本点划分到同一个簇中,同时将噪声点单独归类。

DBSCAN算法流程

DBSCAN算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初始化未访问样本集合D,将所有样本标记为未访问
  2. 从D中随机选择一个未访问样本点p
  3. p为核心点,则创建一个新簇C,并以p为种子点开始扩展该簇。
    • 扩展方法:将p的直接密度可达样本点加入簇C,并在其邻域内寻找其他核心点,递归地扩展簇C
    • p不为核心点,则标记p为噪声点。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所有样本点都被访问或标记为噪声点。

DBSCAN示例代码

下面是使用Python编写的一个简单的DBSCAN示例代码: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moon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生成月亮形状的数据集
X, y = make_moons(n_samples=200, noise=0.05, random_state=0)

# 构建DBSCAN模型
dbscan = DBSCAN(eps=0.3, min_samples=5)
y_pred = dbscan.fit_predict(X)

# 绘制聚类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y_pred, cmap='viridis')
plt.title('DBSCAN Clustering')
plt.show()

在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 make_moons() 函数生成了一个月亮形状的数据集,其中包含200个样本点,并添加了一些噪声。然后,我们使用 DBSCAN() 构建了一个DBSCAN聚类模型,并指定了 eps=0.3min_samples=5 的参数。通过调用 fit_predict()方法,我们将模型应用于数据集并得到聚类结果。

最后,我们使用 scatter() 函数将样本点绘制在二维平面上,并根据聚类结果进行着色。

输出图表

机器学习|DBSCAN 算法的数学原理及代码解析_第1张图片

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讲解了DBSCAN算法的数学原理,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该算法进行聚类任务。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DBSCAN算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参考文献:

  1. Ester, M., Kriegel, H.P., Sander, J., & Xu, X. (1996). A density-based algorithm for discovering clusters in large spatial databases with noise.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96) (pp. 226-231).
  2. Schubert, E., Zimek, A., & Kriegel, H.P. (2017). Local outlier detection reconsidered: A generalized view on locality with applications to spatial, video, and network outlier detection.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31(3), 1-46.
  3. Campello, R.J.G.B., Moulavi, D., & Sander, J. (2013).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based on hierarchical density estimates.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7(3), 344-371.
  4. Zheng, Z., & Zhou, W. (2018). DBSCAN revisited: Mis-claim, un-fixability, and approxim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and Statistical Database Management (SSDBM-18) (pp. 31:1-31:12).
  5. Kriegel, H.P., Kroger, P., Schubert, M., & Zimek, A. (2011). Interpreting and unifying outlier scor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SDM-11) (pp. 13-24).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