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框架》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这课我主要是让学生动手为主。

      由于课前了解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只会一种橡皮筋绑法,而这种方法是做不了四边形的,所以本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是让他们认识框架结构,并学会做正方体以及绑橡皮筋的方法,让同学自己思考怎样加固正方体。第二节课是各小组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并且加固它,然后我们来比赛哪一组承受书本的数量最多。

        第一节课我是用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引入框架的概念,然后请同学说说他们生活中见到的框架结构有哪些?然后请他们思考框架结构的优点,同学们都能回答出坚固和节省材料。然后我请同学拿出自己带的一次性筷子,请他们做一个三角形,很快同学们都做好了,然后我叫他们试一试它的稳定性。同学们都能感受非常稳定。然后请他们做一个四边形,结果他们做的全是一松手就会变形的四边形。然后我告诉他们问题出在橡皮筋的绑法上。请他们拿上筷子和橡皮筋跟着我做。第一种最简单的缠绕法只适合做三角形,做四边形并不适合。然后教他们十字交叉法和马蹄形绑法。然后请他们用这两种方法各做一个四边形。由于我的实验室里没有办法投影,所以这节课究竟在教室上还是实验室上一直是我纠结的,因为在教室里同学可以看投影看着我的手做,可是小组合作就没那么方便。于是我第一个班在教室里上,第二个班在实验室里。在实验室教的时候我请各组组长到我面前学,学会以后马上去教组员,也是对组长的一种锻炼。经过对比我发现在教室里同学们都能人人动手,而实验室里有些不自觉和组织能力差一点的小组可能学习效果就不好,而且比较花费时间,所以剩下的两个班我选择了在教室里上。

组长在认真教组员橡皮筋的绑法

          四边形做好以后我请同学上来试试它的稳定性,同学们都说不稳定,那怎样加固它呢?很多同学都能说出加一根筷子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模拟那根加固的筷子,请另一位同学来拉看看稳定性怎么样,这里我发现加固的那个同学很用力效果就很明显,力气小的效果就不那么理想。所以后来的班我就请力气大一点的来模拟那根加固的筷子。然后告诉他们我们下节课的安排:做一个正方体并且加固它,比赛哪组承受书本的数量最多,我给获胜组准备了奖品。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我问他们怎么做一个正方体,却几乎都答不出来,我提醒可以先做两个正方形,然后上下组合在一起。很多同学都恍然大悟的样子。

          这节课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是带材料,我准备了橡皮筋和几十根备用一次性筷子,请他们每人带两双一次性筷子,可是还是有同学忘记带,忘带的同学我给予了扣印章的处罚,还有的同学说是怪组长没有安排没有提醒,因为有的时候需要的材料我是请组长下去安排组员带,如果安排了组员没带就处罚组员,如果组长没有安排就是组长的问题。可是这一次我安排的每人带两双就没有提醒组长。所以,以后可能我还要说得更明确一些。

            在做四边形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筷子的方向问题,平行的两根筷子之间方向不一致。做之前应该让他们先摆好形状再固定。第二节课主要是他们自己动手,发现的问题是第一个班我没有提醒加固那一根长度应该要长一些,导致加固的筷子长度不够,所以只有对正方体做一些调节才能加固。还有的问题是我没有规定筷子的根数,结果加固的方法五花八门,超出我的想象,还有的组用橡皮筋拉伸来加固,不知道这样是否公平。

五花八门的加固方法
看看能承受多少本书
冠军非我们莫属啦

这两节课感觉时间非常紧凑,不过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几乎都学会了两种橡皮筋绑法,每一组都顺利完成了一个能承重的正方体,不过由于时间有限正方体加固的根数参差不齐。最后没有获胜的组有点垂头丧气,我叫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有的是欠缺小组合作,有的是分工不均。我说下节课我们还要进行建高塔的比赛,他们一下又来了兴趣。希望下次课我能做得更完善。

喔!成功了
试一下一共能称重多少本书
小组团结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框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