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这半个月的行程,不知道大家看了多少,错过了多少,现在给大家总结如下:
Day01:准备与去程
Day02:诺丁汉、贝克街
Day03:砖巷、海德公园
Day04:小猪佩琦乐园
Day05:剑桥(大学)
Day06:温莎城堡、伊顿公学
Day07:大英博物馆、尼尔巷、科文特花园
Day08:自然历史博物馆
Day09-10:比斯特购物村、萨维尔街、兰心剧院
Day11:科技博物馆、伊丽莎白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泰晤士河
Day12:
新家、BBC电视中心、西田购物中心;论金钱
Day13:BBC、皇家艺术学院、乐高旗舰店、M&M旗舰店、哈姆雷斯玩具店
Day14:伦敦塔(桥)、英格兰银行、巴比肯艺术中心
Day15-16:特朗普气球、白金汉宫、圣·詹姆斯公园、肯辛顿宫、回程
太太看完了Day15-16的游记之后对我说:错别字啥的没有,但是怎么觉得草草收尾,好像没有写完啊?确实没有写完,今天这篇就是我这次英国之旅的总结。不过我要声明下:虽然此次行程主要是伦敦一地,但伦敦是英国的首都,而且“伦敦人”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考虑到伦敦人口多民族、多种族的特征,伦敦人应该可以算作英国人的缩影。
大家可能觉得上面这段有些“废话”;我说这些“废话”的原因是“现学现卖”。我只是在尽量保证我的文章politically correct(“政治正确”),也就是:对“去除可能冒犯例如性别和种族等政治敏感的语言和行为”这种信仰的服从。麻烦吗?肯定啊!能不写吗?不能啊!我在英国这个“absolutely politically correct”的国度受了半个月的熏陶啊!
秩序和创意
英国人非常精致;这种精致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衣着外表、产品制造这些具体环节。英国人从骨子里有一种秩序感:做任何事情都有规矩,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诚然,我们无法权衡“规矩造就的美好事物”和“规矩带来的陈腐僵化”哪个队社会影响更大,但这种对秩序的信仰确实让英国人在世界舞台牢固地占据了一个角色。
虽然世人会因为秩序的约束而抵触秩序;不过,人们一般都喜欢秩序的产物:标准化的产品零件容易更换、统一的接口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干净整齐的屋子毕竟有利于健康……为什么87版的《红楼梦》好看?原因很简单:规矩把握得好——所有的演员都要上几年国学班;所有的道具都是名家、名店的作品;就连那首主题歌的演唱者都是导演在全国海选出来、练了几年之后,才上岗完成了任务。英剧《唐顿庄园》的“火”大致也是如此。
从根本上来说,创意就是对秩序的挑战和更新;时事变迁,人们确实需要创意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更新的秩序。重塑硬币确实违反英国的相关法令,但为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法令也可以修订并规定例外。毕竟这个创意的好处多多。英国文化创意领域享誉世界,这个事实展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道理:那些穿着晚礼服、带着绅士帽的人们更会“疯”,而且“绅士疯起来,谁也拦不住”!
活力与热情
英国人的活力和热情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我们行程期间——2018年世界杯让英国人疯狂了一回。虽然英国人不需要理由去发疯,但Harry Kane和队友们的表现,确实给今年已经很热的夏天再添了一把火。
我不是英格兰队的球迷,因为我根本不看足球。但身在英国,我根本不需要关注赛程,就能知道哪天比赛,结果如何。虽然达不到“万人空巷”的程度,但是,只要当天有比赛,伦敦的街道就很清静;至于比赛结果,只要打开窗子听、睁开眼睛看就好了。只要英国队赢了,街上肯定有人唱歌、吆喝;如果他们输了,那就一片安静,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英国人是否文明观赛,我不太有发言权:一,我没看过现场的球赛;二,我见过的在酒吧看球的人也没有太过的反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克罗地亚和英国半决赛那天,我家的行程是去乐高店和M豆店,也就是逛Leicester Square。就是在这个广场上,我看到了有人晃着克罗地亚的国旗,时不时地也有本地人和支持克罗地亚队的人们相互“喊话”。交流虽然“带刺”,但基本还是在“友善地调侃”的范畴之内的。
我没有为“足球流氓”辩护的初衷,但在林语堂先生看来“一个有热情有感情的人也许会做出许多愚蠢和鲁莽的事情,可是一个无热情无感情的人却是一个笑话和一副讽刺画了。”就算读者不认可那些狂热的举动,应该没有人会怀疑英国人对足球运动的普及和热爱。只说伦敦一市:人口828万(2016年数据);92家注册俱乐部、15座正规球场,并在英超拥有6支球队。
慵懒与随意
卫生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兼旅行目的地,自然会凸显出来。虽然伦敦地铁上可以吃喝,但是随手扔垃圾毕竟不是好事儿,而且我确定留下咖啡杯的人是本地人;前轮卡马路牙子、后轮上便道这种“陡峭的”停车方式也让我大开眼界。当然大家可以说这是个别现象,但当大家到了伦敦之后,特别是用心观察的时候,此类现象并不个别。
说到随意,不得不提伦敦的城市交通。头天下午政府群发短信,告诉民众皮卡迪利地铁线罢工三天,但转天早上地铁站公告牌上却说“全线运转良好”。我真的弄不清是地铁工会谈判技巧高明,还是本来就没想好要争取啥,没事儿用“罢工”来威胁下政府和民众、收获下存在感。放在中国,这叫“不靠谱”吧?
矫情与顽固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但这个头衔确实太重了:当某国能引领一个时代开端的时候,内部就会有一种“长久引领世界”的压力,而外部则会有一种“看你能引领多长时间”的看笑话的情绪。所以,Brexit(英国脱欧)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讲,只是一个火了一段时间的“头条新闻”,但脱欧却在英国国内造成了政府和民众,以及民众内部的隔阂。
不管是脱欧,还是放气球迎接特朗普,这些政治事件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英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降低。但由于固有的“强国意识”,民众难以接受大不如昨的现状,更对不确定的未来有了一种恐惧:当初的脱欧公投只问“去还是留”,没人告诉我们(英国民众)脱欧这么麻烦、有这么多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啊!来来来,我们再投一次,不行我们就三局两胜;如果投不出“大家满意的结果”我们就一直投下去;而且是不是考虑下“年轻人命长、承担了更多脱欧的后果,他们的一票算一票半”……
暂时放下政治,我们看看下面的社会新闻。我给大家简单但准确的概括下:火车上有位女乘客不舒服,希望到一等车厢休息下,但被一等乘客拒绝入内。其实有啥好说的呢:占便宜不成就发飙?女乘客是不舒服,但她有力气和别的乘客聊这事儿,没有力气走到列车后面较空的车厢找个座位休息吗?难道因为拒绝女乘客进入一等车厢的人是轨道交通部门的领导、且当时伦敦的轨道交通不给力,报纸就能发飙喷那个领导吗?领导也是买票上车的啊,人家也没有恶语相向,还坦坦荡荡地留下了名片。
上面的报道以“强霸车厢不让生病女性进入”或“以生病为由免费坐一等座”为标题就是出自不同视角的一念之差。可不管是不是新闻工作者,人们都要尽量保持客观的角度,对吧?
先进与两难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线就在伦敦,虽然这条地铁线全长6公里,但在1863,这确是一桩伟业,体现了英国的科学和技术的实力。但正因为伦敦的地铁发展走在世界的前面,伦敦的地铁也遇到了一些麻烦:随着地铁运力和线路覆盖需求的提升,一个站台需要停靠来自、驶往不同方向的列车;老的站台无法改建,无法增设无障碍设施;站台扩建几乎没有可能,以至于在类似于Baker Street这些老站,乘客只能从前几节车厢下车,因为站台没有列车长……打仗冲在前面容易牺牲,长跑比赛中领跑拿不到冠军的情况更多。
旅行总结与收获
容我学习下女王,进行下一句话总结:Brits are an interesting people. Interesting可能是国人掌握的最好的、最长的一个词。确实,这个词很常用,特别是女王比较喜欢用这个词。去年伦敦西部一栋24层公寓大楼(格兰菲尔塔)发生的大火之后,女王去医院看望病人的时候,还用到了interesting这个词。
根据字典解释,interesting的意思是:因为某事特别、让人兴奋或不寻常而引人注意(attracting your attention because it is special, exciting or unusual)。不知道读者们怎么看这个词及其传递的情感,我个人在这个词的解释中隐隐地感觉到了一种“趾高气昂”——我给你关注,因为你(暂时地)显得不寻常。正如下面报纸上女王所言:I read your views on Brexit with interest.(你关于英国脱欧的观点有点意思哦!)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女王的原话,但就算此话并非出自女王之口,报纸编辑对女王的刻画也是惟妙惟肖。
不少经常出国旅行或者定居国外的人和我有相同的观点:每次出国都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哪里都有不好的人、事、物,我们给事情发生积极转变的时间,是吧?
文末汇总了此次英国之行的所有的游记,同时我也以中文编辑了标题,以便读者查找。看看下面的图,我觉得自己学到了英国人的优点;这次行程也就此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