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森悖论 Berkson's Paradox

——万维刚.精英日课


伯克森悖论是说,哪怕用于总结的经验都是真的,从这些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结论,也很可能是错的。

伯克森悖论的常见形式,就是如果你对两个特性有一个总体的阈值要求——这两个特性哪怕没关系,甚至哪怕原本可能还是正相关——在你考察的那个范围内,也能让你感觉它们有负的相关性。

比如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学术水平高的人都不善言辞?一个人要想进入学术界,业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有才行,而且这两个能力能互相弥补。既然已经进了研究所,那就必然有的人水平高而不善言辞,有的人能说但是水平不算太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推论说,这个人讲话能力一般,他的水平肯定很高——也可能他亮相加起来知识勉强过线而已。

一个作家要被人所知,要么他的作品特别有深度,让评论家喜欢,要么他的作品特别通俗,让大众喜欢——但这并不意味着流行的就肯定没深度,更不意味着作家只要降低深度就能流行。事实上有很多号称的严肃文学作品,虽然不流行,但是也没深度。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人认为漂亮的女生都不聪明,颜值高的演员都没演技,有特长的人必定有明显的短板,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学习必定不用功,这些都是伯克森悖论导致的偏见。

伯克森悖论和人们熟悉的“幸存者偏差“都属于”选择偏差“,出错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统计数据不够全面。

了解伯克森悖论,以后再听说涉及到能力、人品、长相、运气的各种”负相关“论断,都应该保持戒心。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民间智慧,诸如“寒门出贵子” “为富不仁”“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都十分可疑。

平庸的寒门子弟、遵纪守法的富人、没有英雄壮举的屠狗辈、忠诚的读书人和安享晚年的 好心人,他们的新闻阈值太低,他们的事迹没有四海宣扬。 必须把这些人都统计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伯克森悖论 Berkson's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