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你想挑战哪个层级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今天听了教研主任肖老师的讲堂《“最”问思辩 “九”久为功》,以课题研究为原点,从问题出发,导向课题研究的目标、路径、特点、结果等,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书中提到“21世纪的工人,应是知识工人。”我想。“知识工人”既需要知识又要有技能,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追求精进和卓越。有科学家预测,未来一个人一生的将要经历多种职业的挑战,职业的边界将逐渐弱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逐渐消除。这都对如何培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烟台工匠”公众号看到一则非常震撼的报道:《图文珍藏!87位大国工匠的匠心瞬间》,搜集了2015——2022年30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57名大国工匠新闻报道人物。每一位工匠都配有一段文字,比如对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高级工人技师李万军的介绍:“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的骨架为“中国梦”提速,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他指尖的温度。” 87位工匠来自航空航天、制造能源、资源勘探、冶炼、交通和建设、电子科技和通信、非遗保护等领域。每一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专注持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普通成就卓越,建构起个人、企业、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他们,就是新时代“知识工人”的典范。
这篇报道,实际上就是为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清晰的导向。的确如此,在《思维课堂:面向未来的学教变革》一书中写到:“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智本’将代替‘知本’,‘学力’将重于‘学历’,教育目标正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是当代教育的历史使命。教育必须实现目标的变革——从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术转变为发展学习者的心智能力,即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课堂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但是当下的课堂存在“学生思考空间被挤占”“思维指导被教师忽视”“思维发展目标被矮化”等问题,指向思维的课堂研究确实需要突破。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
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和育人目标,学校提出“思辩课堂”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什么是“思辩课堂”?今天肖老师的分享有这样的定位:“思”指向高阶的思维,“辩”指向高质量的表达。面向未来的“思·辩课堂”基本内涵是以思维态度、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为指向,优化学科学习进程和结果,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场域。“思·辩”课堂,让思维在课堂上可教、可学、可见、可评。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思辩课堂”的研究,这是学校教学研究正在推进的工作。忽然想到多年前听了程红兵教授的一个讲座,一直记得他对教师的理解:“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而文化使者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引领。
今天,我翻看了当年听讲座的笔记,程教授把课堂分为三个层次:规范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智慧的课堂,他所讲的“智慧课堂”与我们“思辩课堂”的认识与理解有高度的相似。他的课堂教学的三个层级对教师如何理解课堂、开展教学也很有启发。我将他对三类课堂的阐述简要摘录如下:
一、规范的课堂
规范的课堂目标适当——聚焦行为。也就是让学生干什么,达成什么。
规范的课堂内容恰当——科学正确。这是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的核心。
规范的课堂方法得当——自然得体。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适当的教法。
他借用佐藤学对课堂的理解: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倾听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是前提,只有倾听才有思考、启发和碰撞。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不是浪费,是真正的学习。
二、高效的课堂
1.目标精确——水平要求。水平要求要有时间、数量、质量三个维度的表述。如英语学科: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拼写正确率要在90%以上。这个表述体现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体育学科表述:学生要在三分钟内做15个兔子跳的动作。时间为三分钟,数量15个,质量就是兔子跳动作是否标准。
2.内容精当——目中有人。让孩子提问,说出困惑,因困施教,因学施教。例举了一位女教师上古诗词复习课,出上联“学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对下联,“老师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老师听了有点生气。课后,听课专家追问孩子为何如此表述,学生说老师人美,故为满园春色,名气大就是红杏出墙,吸引到了专家来听课。原来是教师没有充分预设,学生不了解诗词的特殊含义之故。
3.方法精准——心中有数。列举上数学课,请差生展示,中生纠正,优生提炼。努力扩大覆盖面,面向全体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要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出生疑,于无力处给力。给什么?给资源,给台阶,搭脚手架。
三、智慧的课堂
智慧课堂表现在:思维层次、开放程度、文化意味。
(一)思维层次
很多孩子患思辨缺席症。“我”不在场,灵魂不在场。
教育的最高目标即思维自由。
杜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中。”
困惑是思考不可或缺的刺激。教师提问若不能激发孩子思考则是无意义的。当学生提不出好问题时教师要提出来。教师不是旁观者,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开放层度
以北京十一中学魏勇老师的历史课堂为例。教师在课堂提供正反多方观点,启发孩子思考,形成多元认知。开放程度决定思维是否能够激活。
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想象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
好的课堂,把孩子打开,把孩子的思维打开。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离开。
(三)文化意味
课堂:举例中美历史课的差异,中国教师认为历史是不可假设的,缺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的能力,教学应该要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又以郭初阳课为例。三个版本的《伊索寓言》一则,重构教材,重构课堂,公民启蒙,埋下真正民主的种子,这样的课能将孩子的思维带向远方。
教材:现在的教材是每门学科是一个单独的深井。课程改革就是要将各口深井打通,让活水源泉汩汩不断。提及明德实验学校的课程改革,综合性大课程,教师包班制。把教材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
教师: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修养,需要教师对教育,对课堂有深刻的理解。这不仅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还需要广泛的阅读,系统的阅读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他的讲课近三个小时,他对课堂教学梳理的三个层级,他是基于当时在深圳一所学校任职,百分之七十五都是没有教学经验的青年老师的背景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但不否认任何一个层次的课堂,他强调规范是基本,高效要追求,智慧很难得。其中,“高效课堂”包含“规范课堂”的要求,“智慧课堂”又包含“规范课堂”和“高效课堂”的要求。让老师们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落实课堂教学,明白更好的课堂教学的走向,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努力的方向。
亲爱的老师们,课堂教学,你想挑战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