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我们将继续关注评价的过程,主要学习针对推理结构的一个具体部分提出的关键问题,对事实的断言,我们先看看这些断言的面目如何。
例如:打游戏促进眼手之间的协调能力。
我们就主要判断这类断言的
事实断言: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包含了对世界的看法,曾经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将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是结论,可能是理由,也可能是假设。
遇到事实断言你就要问:“这个断言需要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
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看到证据,那么断言就是孤立断言,意思是他是一个没有任何方式能证实的断言,你要认认真真的怀疑孤立断言的可靠性!
如果有证据那下一个问题就是:“证据效力怎么样”客观推理的过程中有些事实断言要比其他事实断言更可靠。一个断言的证据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可以信赖的程度越高,我们也就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我们怎么判断一个断言是观点还是事实,我们可以问一下这样的问题
你的证明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证据在哪里?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能证明吗?
证据从哪来
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所说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捍卫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实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实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证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证据的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
直觉
我就是感觉的今天就能有好运。我们依赖的是“尝试判断力”,或者依赖我们的“预感”或者依赖我们的“第六感”我们有时候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因为直觉有很大的私密性,就不能有意识的说出理由的过程。因为直觉处与无意识的加工,会忽略了相关证据,反应了强烈的偏见,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单凭直觉证实的那些断言
但有时直觉依赖于大量相关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会不知不觉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释放出来,比如飞行员在起飞时,感觉飞机有点不对劲。
作为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只是想查明那些依赖于直觉的断言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证实。
个人经历
用个人经历充当一般性看法的基础是一个错误,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或者是个人经历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有代表性的样本,我们还经常犯下以偏概全谬误。当别人说以我的经验来看的时候,就一定要当心了。
典型案例
有一种类型的证据经常被用到,那就是不厌其详,而又引人入胜地描绘或者塑造出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这些描述性通常都是基于观察或者访谈,其他形式也从深度描述到表面走过场等各不相同,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很有说服力,因为他们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当事人证词
通过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来说明某一个想法或者某一个产品是好是坏。引用当事人具体的这些说法都是被称为当事人证词。
这类证据到底有多大用处,通常他的用处并不大,大多情况下,我们无需过多的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下列和当事人有关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
选择性:人们的经历总是迥人不同,那些想尽力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它们要用的证人和证词,对证实它们看法的信息加倍关注,对那些证伪他们的看法信息加以忽略。
个人兴趣:许多当事人,例如宣传时,因为可以从证词中获得一定的好处的人。因此我们会在他的证词发现强烈的偏见。
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词很少提供足的信息作为判断基础,朋友给你推荐电影时,这个电影很好看,你也应该善意的问一句是什么让你过目难忘,我们评断的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词的人评断标准很可能会大不相同。
人的因素:当事人证词的可信程度这样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来自激情四射的人,这些让人看起来值得信赖、出于好意并且诚实守信。让我们想不信都不行。
专家的意见
专家是对,某个既定主题要比我们绝大部分常人知道多的人,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专家的论证,而你别无选者的依赖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只能在某个方面小有所成,不能样样精通。我们会从哪些更容易信任的专家手里得到一手资料,然而专家内部也是经常有矛盾,谁对谁错也不一定。当持论者专家表达意见我们应该问问“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呢?”他的信息是自己研究多久了,还是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