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经过去了10天……

时间就像一杯沙漏

19年已经过去了,在20年即将来临的时候,IP跨年演讲、企业年度规划、个人年度总结,各类型的总结铺天盖地,数次想提提笔头或者敲一下手头键盘,数次停下,不可否认的是,已经习惯了说,写已经落下了。手比头高,我所相信的、认同的话,反而没有做到,有句熟悉的话响起:“终于过成了自己也不喜欢的样子”。

现在写点什么吧……

个人方面,19年,属于个人的计划一点也没有完成,旅游,锻炼,陪娃,自始至终还是个自制力蛮差的人。

工作方面,倒是一直在思考,也许想的超越了本身的工作岗位,有点点力不从心。有点成就感的还是接触了很多用户,解决了一些问题,也获得了一些认同,了解了更多的业务,对行业和做企业的理解也深了一点点,对顺畅的沟通也有了点点帮助……20年,个人的考虑放在心里,工作层面上有三点认知:

正文来了


01

零售企业会以哪种方式“触网”?

嗯嗯嗯,你不用看宏观数据,你先想想,在过去的19年,你买了多少东西?从线上买了多少,从实体店买了多少?审视一下你就知道,说实体店没有压力,肯定是假的,电商的增速是放缓,但实体店增速了多少?最可怕的是竞争可能已不在一个维度上,你的利润主要来自是商品买卖,“它”的利润已经不是仅仅来自你买我卖。

19年度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用户规模11.4亿,微信日活跃量早已超过10亿,事实是从移动手机普及的开始,用户已经被“数字化”,数字化跟天猫、京东、优酷、美团……有关,跟大部分实体零售企业无关而已,在当下已经进入阿里系和腾讯系的零售企业数字化会好多多,盒马背靠阿里爸爸,敢让消费者必须装APP……

不去争论这一段,只说理解只下个人认知的定义:商品的品质,差异性的商品,购物的环境,购物的体验,这些从来都是经营之本,不需去争论它的重要性,所有本末倒置的做法都是急功近利,所以发展对经营之本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看来看去,大咖的分析也不比我高多少,存量化市场、精细化运营要求越来越高,资本逐利过后也终会回归到本质,如果零售是想做就马上能做到最好的,哪还有一天天愈演愈烈的竞争?

话说回来,用户早已发生了变化,环境在变化,长视的角度来看,零售企业一定是要做出改变的。

1、零售企业绝对不能只靠传统的到店模式的,一定是需要触网的,要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好周边的顾客,到底选用什么工具以怎样的方式呢?让消费者要买东西的时候知道你的店能提供且还物美价廉?

2、零售企业需要和进店的消费者发生关系,由买了就走不知道谁是谁的弱关系,先发展成为知道谁买了?买了什么?的强关系,再发展成可以推荐给他什么的关系?让关系越来越紧密,即使有一天分离,总还有点不舍。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依据我掌握的词汇,能想到的形容就这些了。所以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区域王者,不同的消费理解,不同的自我认知,很多企业的自我优越感还是很强,我辈无力说服,但压力迟早会来临。

20年,我有机会就会跟我们的用户探讨以上,当然可探讨的还很多,比如说经营之本。

02

服务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短视和长视,短期和长期的平衡问题,利益在前,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当下,无可厚非,人生都是选择而已。

零售企业遇到的问题,就是服务商新的机会。只是抓住机会,就得有投入,投入就意味着风险,许多人都已经不是当年的光脚汉,所以没有了创业时的激情和勇气。

向外部借势、有资源协同、跟员工共赢是当下需要多考虑一点的事。

我们都没有那么好的跟上环境的变化,时代的要求。发现了问题,怎么解决?别人解决不了,只能靠自己。

20年,愿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迎接挑战和抓住能抓住的机会。

03

20年,我们会怎么做?

从产品层面解决零售企业的触网、触网工具、消费者数字化、数字化营销乃至一点AI经营决策赋能。

从服务层面将知识库在线化、产品引入基于知识库的机器人问答、服务在线化、启用云课堂的推送学习。

从销售层面面向企业经营赋能,大客户销售、价值营销、经验复制、资源分享、客户会支撑。

20年,力所能及的力所能及的全心全意的全心全意的,服务好想发展重视服务的伙伴们。

正文结束了


20年,两个字,干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已经过去了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