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养孩子,这一条你考虑到了吗?

早上送孩子上学,他说,我是个黑人。我说,好,你是个黑人。

不是,我是个白人。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肤色。

妈妈,我皮肤的颜色是什么?

黄色的,我们中国人都是黄皮肤。

为什么?我们班别的同学都是白色的皮肤。

恩,你以前那个班,是不是有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

是的。

你现在这个班刚好都是白皮肤的同学。以前那个班的同学从世界各地来的,所以皮肤的颜色不同。

你看,虽然有很多小鸟,小鸟都长得不一样吧?

你皮肤的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在乎的价值是什么?

什么是价值?

比如你是帮助别人,还是想搞破坏?是想做好事,还是坏事?

对话之间已经到了教室,这个话题暂时到此。

ABC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身份认同。香蕉人的困惑。这个远远比买什么奶瓶奶粉,用什么推车等等重要得多得多的(当然奶粉和推车也重要哈)。

如果我问你,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如果你在中国出生长大,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生于斯长于斯,老祖宗是中国人,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喝着长江黄河珠江水,大部分时候吃的是中国饭,说的是中国话,学校里学的用的都是中文(外文课除外),听的音乐看的书和电影,跳着广场舞的大妈,打着太极拳的大爷(怀念!!!),无处不在的都是中国文化。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美国,受的教育是美国教育,等他长大点跟朋友说的都是英文,放眼望去,都是麦当劳和星巴克(好像中国也是如此啊),音乐、书和电影游戏,体育项目,无处不在的都是美国文化。

对于我们成年以后才到美国的人来说,身份认同已经不再是个问题,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基本已经成型,即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许会发生改变。不管我们是为了融入美国,努力往美国人圈子里挤,还是我们就是愿意跟中国人扎堆,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共同点就是我们从来不怀疑自己是个中国人。看到美国的电影,听到美国的音乐我也会很高兴,蹦蹦哒哒的。但是如果我在美国看到了我们中国的演出,特别是地方戏,国乐,我经常会热泪盈眶,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共鸣(即使我是个乐盲)。

种族,肤色这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今天就写一个点,对于帮助孩子建立身份认同,我打算怎么做。我基本的观点是,接受他出生成长在美国这个事实,尽量传承中国根。

先反思,什么代表了我们中国?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有很多很多。一个很深层的不同当然就是我们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和历史。

作为一个在海外的妈妈,我能做的一个就是坚持让他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学中文是必须的,听和说很容易,读中文是个最大的坎。会读之后用拼音也就可以“写”。除此之外听中国的民族音乐,读中国的历史故事,看中国的画。我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何突破“读”中文,是海外华人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至于他长大之后,会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或者美国人,或者两者都是,或者都不是,还是个未知数,社会和历史的变化不在谁的掌握之中,而这种变化某种程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但是至少,当他要寻根的时候,他会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找到一些立足点

说到这一点,过去的几十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而在中国的美国人从几十年前以偷渡客,做劳工为主,慢慢得到近年以合法移民和留学生为主,而且留学生小龄化趋势非常明显。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和移民结构的变化,美国人对中国移民的态度也发生很大变化,海外华人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Global citizen (全球公民)

如果你觉得这个ABC身份认同的问题有点复杂,其实还不够复杂,举个现实的例子,以前仔仔有个叫阿米特的同学,妈妈是印度人,爸爸是墨西哥人。曾经跟他的爸爸探讨过这个身份认同问题,他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家庭,还有你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

有一次跟阿米特的妈妈、哥哥还有另外一个荷兰爸爸和他的孩子,一起在一个中餐馆吃饭。三个四岁的孩子吃饱了,当然是坐不住了,当他们想要跑来跑去时候,立刻被制止了,为什么不能跑?因为大家来餐馆吃饭是来享受美食,跟朋友相聚,如果你们跑来跑去,会打扰其他人。三个小朋友于是钻到桌子底下玩,我跟印度妈妈都没有再干预,荷兰爸爸,很严肃得让孩子乖乖坐着。这就是共生和多元,有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公共地方不能跑来跑去,打扰别人),又尊重别人的选择(你可以乖乖得坐着,可以钻到桌子底下),所谓“君子和而不同”。高逼格场所另说哈。

关于全球化,无论反对的声音多大,在科技时代下,全球化势不可挡,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真正的世界公民,目前作为第一代移民,让孩子保持自己的中国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阶层分化、全球化,各种变化中,你打算怎么养你的娃?跟他一起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开始建立个人信念呢?下期见!

Sophie写在后面:

今天要写的是个很敏感的话题,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读者欢迎后台留言讨论。这个话题写得不够深刻,一是因为孩子很小,我还没有很深刻的体会。二是说到种族,又跟政治立场等等相关,不是我能够驾驭的大话题。

Sophie,坐标美国华盛顿。职场妈妈,爱读书,爱运动,喜欢学习育儿知识,分享育儿心得。育儿路上你我相伴,共同成长。

微信公众号:Sophie育儿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美国养孩子,这一条你考虑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