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赛场的她们,仍在为北京冬奥发光发热

在历届冬奥会的赛场上,她们曾经站上领奖台,创造中国冰雪运动的历史。

而今,离开赛场的她们,仍然坚守在冰雪的舞台上,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发光发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为运动员提供最佳比赛环境”

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获得了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20年之后的北京冬奥会上,她的身份依然与运动员有关——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和同事们的目标,是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

“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比赛环境,期待他们在中国把最好的、最酷的竞技状态体现出来。”杨扬说,由19人组成的运动员委员会中,兼顾了冬季和夏季运动员代表,还有残疾人运动员代表,他们积极参与冬奥筹办,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献计献策。

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赛理念更多地体现在赛场内外的细节之中。例如,参赛运动员中有对麦麸过敏或只食用无麸质食品的人,为此冬奥菜单中专门提供了无麸质食品。花样滑冰运动员“战袍”易损,可否在赛场下准备几个针线包?滑雪赛事运动员“扎堆”,出发台上的如厕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细节,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们都考虑到了。

结合自己的运动员经历,杨扬也建议,参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将北京冬奥会获奖运动员的手印和脚印留在比赛场馆中,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和独属于运动员的“北京记忆”。

如今的杨扬拥有多重身份——卸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后,她于2019年当选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纯洁的冰雪,离不开公平、干净的竞赛环境。杨扬说,做好反兴奋剂工作,不仅需要运动员了解药物、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要关注运动员的教练、家长、经纪人等随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从参赛者到竞赛组织者”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王北星在速度滑冰项目上收获一枚铜牌。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过三届冬奥会,王北星对冬奥会的印象之一是“热闹”——“热爱冰雪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看台上的观众们唱着歌,一起为喜欢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2018年,王北星进入北京冬奥组委,担任速度滑冰竞赛主任。这是她熟悉的老本行,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新领域。

作为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从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在崭新的“冰丝带”,王北星以运动员的视角,对竞赛组织和运营提出建议和需求。在赛道设置上,她提出设置专门的训练道,满足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今年1月,“冰丝带”完成首次制冰,久未站上赛场的王北星上冰体验,给冰面送上了高评价。

“作为速滑从业者,看到北京能拥有像‘冰丝带’这样漂亮的场馆,确实是难得。‘冰丝带’值得大家的期待。”王北星说。

3年多的时间里,从对内联系各部门及相关业务领域,到对外与国际滑联保持密切沟通,王北星见证了“冰丝带”的场馆设施和赛事服务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向高质量的冬奥标准。今年10月,国家速滑馆举行冬奥会测试活动,“冰丝带”的冰面和设施以及运动团队的专业工作,得到了外国运动员在内的一致赞誉。

王北星自己也在奉献冬奥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从参赛者到竞赛组织者,不同的舞台,不同的挑战,我和团队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意义非凡。”在给自己的一封信中,她这样写道。

“希望运动员感受到诚意和专业”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王冰玉作为中国冰壶国家队女队队长,率队摘得铜牌。这是中国首枚冬奥会集体项目的奖牌。

如今,王冰玉在北京冬奥组委担任冰壶项目竞赛主任。身份的变化,让她更直观地感受到一场比赛背后的复杂工作和艰辛付出,更宏观地看待和理解冰壶项目。

“做运动员的时候,去比赛有酒店住宿、往返班车,到了冰场可以直接上冰,器材都准备好了。现在我是这些服务的设计者和提供者。”王冰玉说,过去作为运动员,只需要了解冰壶的技战术就可以。如今作为冰壶竞赛项目主任,更要知道如何举办一场成功的赛事。

一个运动员来到冰壶场馆,从入口到更衣室,再到比赛入口,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去设计。王冰玉说,作为设计者,自己的工作便是给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提供更好的保障。

尽管身份发生转变,但在王冰玉看来,自己从未离开至爱的冰壶赛场。在为北京冬奥会筹备奋战的过程中,她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昔日熟悉的对手、好友和国家队的师弟师妹站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场景。“希望他们参加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专业。在我们提供的最好的软硬件条件下酣畅淋漓地表现自己。”

王冰玉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推动中国冰壶运动发展的新契机:一方面,中国的技术官员将登上冬奥会的赛场;另一方面,通过冬奥会的带动作用,冰壶人才的培养体系有望得到理顺、人才有望涌现和成长,北京冬奥会的经验将为中国冰壶发展提供宝贵的养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开赛场的她们,仍在为北京冬奥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