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之闭包 七 使用闭包来实现模板方法模式

我们知道,很多的设计模式都是通过增加接口来达到解耦的目的,使得代码的扩展性大大增强。其中,模板方法模式就是这样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如下的两个类: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println 'doing a...'

    }

 

}

 

 

class B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println 'doing b...'

    }

 

}

 

 

在这两个类的“doing”方法中,第一个“println”语句代表的是他们的共同的功能,第二个“println”语句则代表的是他们各自的功能。

看到了上面的两个类,我们会很自然的使用模板方法模式来解耦他们。

首先,我们设计一个抽象类来模拟所以的类:

 

 

abstract class DoingAll {

   

    def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Other()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Other();

 

}

 

 

在这个类中,我们先将所有类的共同功能在“doing”方法里实现,然后调用一个抽象方法,当然,这个抽象方法留给各个类自己实现。如下:

class A extends DoingAll{

 

    protected void doOther()

    {

       println 'doing a...'

    }

 

 

}

 

 

 

class B extends DoingAll{

   

 

    protected void doOther()

    {

       println 'doing b...'

    }

 

}

 

 

上面的代码就是一个完整的模板方法的实现。它的特点就是将共同的功能放在父类里实现,将各自的功能放在各自的子类里实现。正是由于模板方法的这个特点,使得它既简单又实用,在我们的编码过程中经常用到它。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模板方法模式,在我们的Groovy语言中,还有更加简单、更加直观的实现,这就是使用闭包。

我们先来看类A: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println 'doing a...'

    }

 

}

 

 

我们可以把第二个“println”语句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方法,用以表示各自类的方法中的不同功能,如下: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Other()

    }

 

    protected void doOther()

    {

       println 'doing a...'

    }

  }

 

 

 

这样的想法很简单,而且也好像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把“doOther”方法稍稍改动一下,把它改为一个闭包,如下: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Other()

    }

 

    protected void doOther =

    {

       println 'doing a...'

    }

  }

 

 

这当然也是没问题的,改造过后的类A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代码的性质却发生了改变。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来看看类A的“doing”方法的实现: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Other()

}

 

好像代码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确实是发生了变化,语句“doOther()”调用了一个闭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调用了闭包又怎么样呢?

我们知道,如果是调用了闭包,闭包又是一个对象,可以作为参数到处传递。即我们可以把上面的“doing”方法改造成如下的样子:

 

public void doing(doOther)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Other()

}

 

 

有了上面的想法,我们就可以把父类改造成如下的样子:

class DothingClosure {

   

    def void doing(callable)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callable()

    }

   

 

}

 

 

这样,我们的子类就可以写成下面的样子:

 

class DoAClosure extends DothingClosure{

   

    def void doing()

    {

       super.doing(doA)

    }

   

    private def doA =

    {

       println 'doing a...'

    }

 

}

 

我们来测试一下这种方式实现的模板方法模式:

 

       def doA = new DoAClosure()

      

       doA.doing()

   

 

结果为: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ing a...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完全不要实现子类,直接在使用的时候实现闭包的动作就行。如下:

 

       def doA = new DothingClosure()

 

       doA.doing{

           println 'doing a...'

       }

   

 

运行结果为:

doing some common part...

doing a...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在Groovy语言中使用闭包来实现模板方法模式的实践已经完成。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原始的类A: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g()

    {

       println 'doing some common part...'

      

       println 'doing a...'

    }

 

}

 

 

很单纯的一个类,我们的要求是将第一个“println”语言所代表的代码段和第二个“println”语言所代表的代码段分开实现。在Groovy语言中,一看到代码段这样的字眼,我们就应该想到它能够在一个闭包中被实现,而闭包对象又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达到了实现模板方法模式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使用闭包实现模板方法模式的理论基础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ivon/archive/2008/09/16/2931350.aspx

你可能感兴趣的:(模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