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教育 青春吐芳华

      新教育“晨诵”倡导每天都用一首新的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希望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今日凌晨五点多钟,随着吕主任分享来自东小杨建刚校长的诗歌《这一年,想说一声:感谢有你》,我们新教育群内便开启了一天的分享交流活动。

图片发自App

      截止晚上11点,各学校、中心校共推荐教育随笔、美篇、活动报道等如下:五小3篇,内埠美篇1篇,十八盘2篇,三屯3片,实幼3篇,吕主任读书分享第308天,《致教师》读书音频分享,曲光辉主任分享在汝阳融媒上推送的新教育叙事2篇,学生作文2篇,上店5篇,工业区3篇,上店3篇,付店3篇,小店4篇,刘店3篇,王坪2篇,外小4篇,陶营3篇,城关随笔5篇、学校活动报道1篇,二小5篇,思源3篇,一小10篇,若统计有误,敬请谅解。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五小吕飞鸽老师的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分享,实则可以理解为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同,只有唤醒沉睡的激情,强化责任意识,内心涌起努力奋进的冲动,投入去做,定能收获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内埠镇中心小学织老师对本学期“师生共读共写”工作进行检查评定,以促使下一步新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十八盘乡竹园小学陈龙飞老师的随笔,让我们读到了一位用诚心与家长沟通,换取家长的理解支持,用智慧去引导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悄然改变的教师故事。他的智慧妙招:与问题学生“约定”,如果每天因他而告状的同学比前一天少,就奖励他一个小贴画。以两个星期为界,如果他每天都能得到一个小贴画,老师就奖励他一份小礼物。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三屯镇东保小学孙丹老师关于《爱的教育》一书的读书分享,从三个层面表达了自己对书中内涵的理解,特别对于成绩低下的学生,老师要有一颗无私的善心和爱心,要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和爱护他们,更要尊重信任他们。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要老师心中有爱,并付诸爱的行动,那么体验幸福教育的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

      实幼孟晓菲老师的随笔让我们看到了在一年中通过【幼教三六五】平台,每周认真观看专家直播课提高专业素养的老师。实幼的教师弹唱专业技能展示活动报道,也在向大家展示着幼师不一样的专业魅力。

      吕主任的读书分享告诉我们:家长过度的溺爱孩子是让孩子失去抗压能力,形成自负人格的隐形杀手,那么今天家庭的骄纵和溺爱,对孩子的不舍得“惩罚”,终将也会让孩子长大后接受来自社会的惩罚,自食其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不时地将正确的教养方式传递给家长朋友们,家校一起为社会培养一个谦逊、努力、勤勉,懂得感恩的人。

      曲主任分享的两篇在汝阳融媒推送的教师生命叙事,之前在县叙事评选活动中,我是已经听过一次了的,但再次仔细品读文字,依然能感受到金鑫老师对“熊孩子”的关注,因为他们是一粒新教育的种子。推送的内埠中心小学张菁菁同学的作文《家乡的柿子树》,让我们能感受到小作者在写作背后对柿子、柿树知识的探求和收集,如果不是看了介绍可能不会相信文章是出自小学生之手。

      上店镇第一初级中学陈秋红  老师的随笔《孩子,你慢慢来》,让人看到了一个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经验的积累,特别是遇上新教育以后自己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那就是:老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急躁的老师才能教出内心沉静,做事专注努力,节节都有收获的学生。

      我记得顾城有一句诗,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汝阳工业区高河小学翟孝杰老师的《晨走记》生活随笔,也有至静至美的心境,在一路行进的步伐里,只有思维的悦动,不需要什么言语,内心都是欢喜的,世界都是美好的。

      上店中心校推送的付娜娜教师的生命叙事,真实的写下了一位从教十七年的老教师,邂逅新教育后,决心通过阅读,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改变掉因多年单调重复的教学而逐渐被消磨掉的工作激情。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3~6岁正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习惯的好时期,包括感恩、孝心的能力,付店博源幼儿园谢献云老师的随笔,从发现幼儿身上的问题开始,及时的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教育,并懂得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让孩子理解“感恩”的含义,而是让教育渗透于生活中。好老师,就是要不仅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小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李艳艳老师的随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物理老师带领孩子们做实验,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获取牢固知识的美好行动。

      班级管理是门艺术,要想使教室成为孩子的快乐栖息地,就需要有一位会管理班级的班主任。汝阳县外国语小学吴甜甜老师做班主任的智慧,在她阅读《班主任大全》一书后有了许多的启发和行动。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城关镇南街小学张俊彦老师就是那个基于学校针对语文学科在提出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并在外出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后积极进行教学尝试,构筑理想课堂,及时反思,发现不足,愿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那个人。

      二小分享的随笔中有一直坚持进行专业阅读打卡,分享读书笔记的魏燕丽老师,也有一直坚持进行儿童心理研究学习的老师。在老师心理直播视频学习中,老师获取的智慧是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要把把它挂在嘴上,而不是否定、与其他孩子对比,要通过正向的引导,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帮助孩子进步。老师的分享,也引起了我的自我反思。

      一小白青娥老师的《暮然回首》,叙说着自己在带领孩子们进行经典晨诵、师生共读,与老师们一起进行语文研讨交流、一起进行教育故事记录……一路累并成长着故事。我想只有与新教育真情相伴,才会尝尽其中的甘甜。

      今日群内分享优秀随笔、美文太多,一次值班评论,一次学习,一次心灵被洗礼的过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一直喜欢的一段话:“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做品牌来经营,你的每一次亮相、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上面都标志着你自己的logo……”我想,作为老师,更是要把教学、课堂、学生、教室作为自己的品牌来经营,因为,从时间来看,教育工作占据着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从结果看,你的一切行动,在学生身上都有你的标签和影子,工作最后呈现了你创造出的价值。就让我们一起践行新教育,在工作中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并因此而获得幸福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践行新教育 青春吐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