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职业最受欢迎?有两种!——《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书评3

我们或多或少地都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消费疯狂增长的年代,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也受社会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这种思维和生活方式被叫作“消费主义”。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品,大致有选择的扩大化销售未知的承诺保质期缩短等特性(见书评2)。那么这种消费社会将如何影响生产者及我们的职业选择呢?



生产过程的变化让社会更加侧重消费。鲍曼分析的是欧美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欧洲。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消费市场在一些领域趋向增速放缓,且发展中国家可以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劳动者。因此,总体上而言,欧洲对工人的需求减少。这会导致工作伦理的动摇,不再需要大量高强度工作时,工厂主也就没必要对工人要求那么严格。而消费需求成为了社会主要关注的经济增长点,消费者购买需求的提升比工厂加班加点开工更有意义。




由此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社会中稳定工作的岗位减少,“灵活就业”增加。为了拉动消费,“贷款”受到鼓励,而攒钱消费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贷款买房买车这件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记得高中课本上还讨论“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就攒钱买房和贷款买房的争论。而到了现在,这个讨论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了,一般年轻人已经难以做到攒钱全款买房。在职业稳定性降低消费主义诱惑力增加的情况下,何为“优质职业”的观念向两个方向分化


其一,原本工业社会初期形成的“稳定工作”的状态,成为了稀缺资源,受到欢迎。在工业社会初期,工厂对产业工人需求大,似乎永远都有买主,不会倒闭。因此就算是最一般的操作工,都可以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甚至这份工作还可以让孩子“继承”。但到了消费社会,只有部分有技术门槛的职业才能继续保持这种稳定状态,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等。这些职业不仅代表着有保障的收入,同时也代表了早期工业社会背后的一种奉献、秩序对应的伦理状态


其二,新型消费社会中,有些能把自身包装成消费品的,带给人们未知承诺的职业,更受欢迎。未知的承诺,给人们展示了一种“不可能”的生活可能性。一切冒险的,刺激的,闪耀的,受瞩目的,让人们感觉新奇又陌生的事物,吸引着消费者,也吸引着求职者。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盘点世界上最幸福职业的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大堡礁看护员”。看护员每天的工作是巡查大堡礁的生态状况,并做下记录。看到这个职业的瞬间,许多美妙的词汇涌入人们脑中,阳光、沙滩、比基尼、水上摩托、色彩斑斓的珊瑚、五颜六色的游鱼,这种无限接近消费品的职业,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


消费社会的环境下,人们对职业的追求逐渐放弃那种伦理式的构想,不再以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反而那些新奇的,有趣的职业带来的审美追求受到追捧。工业伦理与消费审美,在包括工作选择的一切环境下碰撞。而哪些职业最能给人们带来审美追求呢?前面提到的类似大堡礁看护员的职业虽然不错,但那依然是一份稳定孤独的工作,除了在做这种盘点时,似乎没什么人重视。与之相比,更加“消费化”或是“审美化”的职业,如体育运动员,影视明星,歌手,甚至包括那些善于自我包装和表演的企业家。他们在人生的高光时刻会吸引万千的目光,人们不仅欣赏他们,也想成为他们,期盼那种多变又刺激的生活。2021年一项对日本青年人梦想职业的调查表明,职业运动员与网络博主位列前两名,这种娱乐大众的消费品职业之吸引力不言而喻。


遵循职业道德似乎已经被慢慢忽视了,受到多样化的审美体验成为了新的行业道德。人们常赞叹一些老一辈演员的演技精湛与敬业,同时又嘲讽许多新一代演员的面瘫脸和尴尬表演。然而,其实两者所珍视的事情本就不同。如果所有演员都追求演技,那一些新一代演员或许会自惭形秽并努力提高。但如果这两代人本就追求的是不同的东西,就会出现“你说我不够道德,我说你不会娱乐”的各说各话的情况。正如在一些影视和文艺作品中,“同情反派”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却在审美上颇具价值。追求职业技艺的工业精神,与追求塑造偶像的消费审美,其实并不在一个赛道上。


在两种优势职业确立之后,劣势职业自然形成。然而,有趣的是,在我们了解了两种优势职业的来源之后,就多少能看到他们的局限性,因此,有很多所谓的劣势职业,其实是被人们低估的。优势职业的缺点显而易见。那些稳定的技术工作,虽然稳定,但往往有着较高的道德要求,正如工作伦理对工人奉献精神的要求一样。而且稳定的工作或许薪酬并不高。那些消费化的职业,或者通俗点讲,“高光职业”,淘汰率高,充满着不确定性,并且在那些高光时刻的背后,容易被人忘记的是痛苦的代价。失败的创业者,没有流量的视频博主,三四线的小演员,和饱受伤病困扰的运动员都只能成为成功者背后小小的注脚。而那些劣等职业,就像是没有摆在超市最显眼处的商品,或许有着更高的性价比。大家可以思考,哪些职业具有这种特点呢?


消费主义影响人们购买商品的热情,但谁能说“职业”不是一种消费品呢?明星控制饮食保持身材,与我们普通人节衣缩食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做的事情和得到的喜悦本质上并无不同。


故事讲到这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面貌逐渐呈现。整个社会似乎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走向一种混乱和失序的状态,鲜有社会学者对这种现象整体有所赞扬。那处在这种环境下,社会和个人有什么出路与转机呢?可以期待或许会出现的下一期——新穷人的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些职业最受欢迎?有两种!——《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书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