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这则故事揭露现实社会的人性缺点,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旧社会的真实情况,只有细细品读,才能理解鲁迅先生表达的深刻用意。

某一天,奴才向一个聪明人诉苦,他说:“我过得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每天是吃了上顿就没下顿,吃的还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如。”

聪明人听到后,只是敷衍的说了声:“实在是令人难受。”

奴才继续道:“我每天要做工到半夜才能休息,天不亮又要起来砍柴挑水,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时不时还要挨主人的皮鞭子,唉……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聪明人也连声附和道:“唉唉,是真惨。”

奴才诉完苦立即抬头问聪明人:“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聪明人回答他:“总会好起来的。”

奴才得到聪明人的安慰心里舒服不少,他回去过了几天平坦日子后,又开始难受起来,他不知道自己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每每想起都十分痛苦。

于是,奴才又上街寻找人安慰他。这次,他找了个傻子。

他对傻子说道:“先生,你不知道我住的地方连猪圈都不如,主人根本不把我当人看,他对他的狗都比对我好几百倍。”

傻子听完,怒气冲冲的喊了句:“混账!”

奴才吓了一跳,不过他继续倒苦水:“我住在一个小破屋里,又湿又潮,满是虫子,屋内没有一个窗子,臭气熏天。”

“你不会让你的主人给你开一个窗口吗?”

奴才不可思议的看着他,说:“这怎么行?”

傻子瞧着奴才可怜的样子,于心不忍,决定帮他一把。于是提议:“你带我看看去?”

奴才将傻子领到自己住的地方后,傻子突然猛砸屋子,想为奴才开出一扇窗子。

奴才大惊失色,大叫道:“你干什么?这不行,主人是要骂的!”傻子不管不顾,继续砸着屋子。

奴才十分害怕,他担心主人知道后会怪罪他,没有办法的奴才便开始高声喊叫起来:“来人啊,快来人啊,有强盗来砸屋子了!”

主人听到声音后,立马带着一众家丁赶来把傻子打跑了。

随后,主人嘉奖了奴才及时告密的行为,认为是奴才的忠诚使他的财产没有遭到损失。

奴才也没料到自己能得到主人的奖励,当他看到围观人群里的聪明时,立刻上前对他说:“先生,你之前对我说的‘总会好起来的’现在不就实现了嘛,你真的有先见之明。”

聪明人听到后,附和了一句:“可不是嘛。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

文章一开篇,鲁迅先生便将这句话放在文首,主要目的是诉说一个人做奴才做久了,他的身上再也摆脱不了奴性,总喜欢找人诉苦。

从上面的故事看来,奴才的的确确是这样一个人。他遇到困难,只会找人诉苦,得到些许安慰后便能开心几天,但安慰的作用一过,他又陷入难过之中,然后又寻求安慰,一直恶性循环。

被人奴役多年的奴才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为何会成为奴才,他在埋怨命运不公时从没想过挣扎出来,成为与主人平等的人。

他心里想的是,如何能不吃寡淡的食物,不睡有虫的床,不住没窗的屋子,只要能摆脱这一切,对奴才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

故事里的聪明人是全程最淡定的一个人,他对奴才的遭遇只是口头表达出同情,并没有像傻子一样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举动。

恰巧这点说明了聪明人为人处世的狡猾,他既不泼奴才冷水,也不牺牲自己帮助奴才,他做的就是冷眼旁观。这类人往往唯利是图,看透世间黑暗。

如果聪明人真的帮助了奴才,说不定被当成强盗的就是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在变成聪明人之前都是一个傻子。”

世人都是讨厌傻子,喜欢聪明人的,至于奴才,大多数人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

那么,这三个人的区别真的很大吗?奴才是真的可悲,傻子是真的蠢笨,聪明人是真的虚伪吗?

这则故事以社会的视角来看,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是奴才、傻子、聪明人。

如今的社会上满是这种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不讨厌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