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课》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这是余秋雨老师在《中国文化课》这本书里对文化的一个定义。

很多时候我们会讲到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但是现在我今天读的这个文化的定义的时候,我忽然间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必须要去扫墓,在我们这个地方呢,也就称之为上坟。除夕的这一天,家里边的大人会带着孩子到墓地里去给逝去的老人上坟。相信这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会在这一天做的一件事情,这是中国人精神价值——亲情伦理。而且每年重复,就成为了一种生活的方式。

我想用这个比较切实的例子,也就更好容易理解前面定义中提到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我觉得可以用前面这个例子呢,解决上半句定义的问题,那么后半句,“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余秋雨老师在书中也做了解释,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期的沉淀,一定会结晶出一个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集体人格。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集体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不必定力,而是深入到潜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本能。

读完这句话其实我也有对应的例子,可以去说明一下,清明节或者除夕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会带着孩子去往墓地上坟。而且呢,都不约而同的是在上午去的,尽量的能赶早,好几个村子的墓地,都在一个地方,去往墓地的路,也仅仅只有一条路,那么可想而知,路上的拥堵情况那堪比假期的高速公路。这种共同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了潜意识中,成为了一种本能。那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种集体的人格。

那么这个文化的最后的成果不是一大堆书,而是一大批的人,而且一代一代的在影响着。

这也就像我们北方过春节时,除夕的晚上,必须要吃饺子,初一的早上要到长辈的家中拜年、磕头的原因了。这个流程没有谁手把手教你怎么做,而是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默契。

说到这里了,也许我还没有宏观的目光,但是,也得说一下。记录下来,将来回过头来看看,会看到今天的自己做了什么。

这应该是一种成长的方式。

2020.01.27初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国文化课》对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