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教育行走,认识你真好!

偶然的一次机会,参加了教育行走写作,并且有幸参加了第七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这次活动是需要提交“千字文”报名,原来以为只是听三天课而已,随着对教育行走不断了解,越来越感觉这就是我想要到达的地方,我想说,教育行走——能够认识你正好!


900人在线共同享受这一场教育盛宴,每一位讲师用他们实践和理论为我们书写了教育的全新理念和技能,在提升自己学识的同时,更是得到教育精神的洗礼。

分享第一天——疫情之下,吐露心声


一、开场白——张文质老师

生命教育的发起人张文质老师首先做了开场白,那就是我们要有准备的迎接更加复杂的时代,我们在坚守自己工作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良知,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在坚持锻炼的同时,多多交交朋友,争取能在思想上建立共同体,迎接更多的挑战。


二、刀哥——依然保持不败的向往。

谢云老师笔名江湖一刀,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注定了刀哥与教育行走的共生,这次刀哥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让我们按下刹车键,学会反思“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人生苦短,总得做有意义的事,才能让它显得长一些,更长一些,如此也才能证实自己仍然清醒明白的活着,放到工作当中、对待生活也是如此。刀哥以自身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动为径,走一程是一程,虽然不刻意追求,但是自身所带光芒已经足够照亮周围的人。因为他的心中始终保持不败的向往,让我们看到有向往才会有希望,才会有远方。


3、戴耘博士——疫情十日谈

戴耘博士为我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生活,新冠的来临是为全世界按下了刹车,让我们有了闲暇的机会,也让我们更深的思考何谓闲暇。约翰亚当斯说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是生存、发展、意义。我们努力创造生存发现展的能力,目的就是让生活过得有意义。

戴博士还说到了中国的管仲文化,利出一孔,其国无敌,这种文化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文化,可以让社会快速发展。对于教育,应该是从爱心出发,从善如流,不搞仇恨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从自发、自觉到自由,应该培育内心的丰富和强大,疫情之中,但愿我们能拥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树才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歌来源于生活,诗是语言的妙用。生活是经常的,生命是无常的。中国人是出则入仕,归则入道,无论是陶渊明,白居易,还有苏轼,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当中,都能够自由的切换,调动自己的生命能量,能够真情自然流露,这样的诗也是最为动人。一个多小时,树才老师带领我们在诗歌的长河里畅游,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是更加热爱中国这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5、夏昆老师——诗词大会的霸主。

夏昆老师是诗词大会的冠军,上行下效,是最简单的道理,你爱好什么?就想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在夏昆老师的带领之下,无论是诗歌,电影,音乐鉴赏课都开展的不错,有这样一个审美,是非,世界观端正的老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当中都是各自受益。

如果说树才老师的诗歌更偏向风花雪月,那么夏昆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则是更具有实操性,成效立竿见影。老师让一个孩子对诗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把他领进来快乐的大门,我也曾经带领孩子们参加互加的彩虹花晨读,每天一首古诗,要朗读了解诗意,还要诗配画展示,我们坚持打卡有80天,孩子在朗读和诗配画水平都有所提高。

分享第二天——助力教学,相信美好

于洁老师打造的班级象牙塔,让我们又相信教育的美好,也期待能够通过课例研究学习,也为通往职称的道路开启一片暖阳,坚守教育和为自己谋一份福利并不矛盾,有了更高的级别,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也能为更多的学生谋福利。

1.邝红军教授——分享亲子对话,讲述成长故事。

从邝老师分享与孩子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用心陪伴孩子才是孩子优秀的起源,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陪伴孩子不是浪费,不陪伴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缺失,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少出现问题。邝老师说自己的分享杂乱无章,其实每一个片段都渗透着父亲的爱,渗透着一个哲理。事实上,父亲在引导孩子的成长,而父亲也在享受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可以说邝老师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用自己的耐心陪伴着孩子,记录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和发自内心的爱。

2.马鸣艳老师——美国创新教育

第二位是在美国任教的马鸣艳老师,话题就是关于创新教育。我们要知道,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在参与社会,让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发展人的智力和情感,作为人的发展是同样重要的。

马老师介绍,他们的课程多是开展项目式的学习,在做中学,跨学科进行整合,所学的项目多与生活有关联。所以说学习的某项东西,就是为了在实践生活当中做准备。

中国和外国,无论何种教学,一定要眼中有学生。还可以通过进行分享,关注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别人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来提升自我认知。我觉得这一点在我们的此次研习活动当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其实教育是没有国界的,能够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并愿意与学生共同探究分享,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断修行这一点。

3.于洁老师——如何做好班主任。

于洁老师自愿申请担任最差班级的班主任,到三年之后逆袭为全校第一,为此于老师为我们分享了40条宝贵的经验。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她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家校共创。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乐于分享付出的意识,才会全班逆袭成功。

于老师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做一个阳光有气质的人。于老师是竭尽全力,直到无能为力。在听于老师的分享的同时,我们有被抨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热泪盈眶的感觉。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业的进步,更看到了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不断成长的过程。作为一个有情有趣,有才的人,于老师会坚持写作,会坚持学习,会与孩子打成一片。于老师想的更多的是孩子,唯独没有想自己。于老师淡泊名利,真的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呀!

4.王丽琴教研员——中小幼教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的研究。攻克过程中使用观察技术和工具收集数据和细节。既要关注课堂上的教,更要关注课堂上的学。课例研究操作的模式,首先要选课题,列出你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在这里有前测和认知访谈的。研讨整体和教学成效,最后要分享成果,撰写报告,接着还要进行另一循环的课例研究。关于对课例研究的理解,合作性的课堂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行动研究,在这里,老师为我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拓展研究资料。

不管我们否做课题,是否开展课例研究,组建、经营好身边的教师团队吧,体验互助、互补,享受别样的价值感、成就感。

课例研究只有亲身经历,真正研究才会体现出课例的价值,才会让每一位参与的老师真正的成长为技术型的职业教师。

分享第三天——心理健康,生命教育

今天分享的嘉宾有凭借实力和能力官宣辞职,也有以专业视角解读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的,还有生命教育这个话题也被深度解读。


一、张祖庆——一个特级教师,第二次野蛮生长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可以用来分享。就在张老师从一腔孤勇到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归语文教学,官宣辞去公职,开启全新的后半生。张老师的愿景就是让更多人遇见更有品质的教育,拥抱教育,培养种子教师,张老师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实力,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存方式。明师就是一盏灯,他要求老师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中有绝活,胸中有诗书。明师就是明智,明白,明亮,明日之师。

二、行走教育中的榜样

这是一群自带光芒的人,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赋能,热爱教育行走,提携后辈,期待我们也能成为他们的模样。


1.邓秀华——退休后再次出发的教育行走。

邓老师是教育行走最忠实的粉丝,作为一名退休后的老师,做公益,做志愿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退休之后,虽然身份变了,但是邓老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2.蒋铭国——成长密码,相信相信的力量

蒋老师今天也为我们分享了快速成长的密码。第一,教育行走给了他认知天眼。第二教育写作给了他成长的方向。第三,日更给了他优秀认可。第四,公益学习给了他技能加持。第五,在线活动给了他彰显机会。看来参加教育行走写作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坚持不断的写,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敏锐,逻辑变得清晰。学习写作,让我们努力做一个笃定写作的教育行走人。

3.郑沙——如何牵好孩子的手?

郑老师说,我们知道生命成长是连续性的,生命本身需要教育给予支持和呵护,幼儿园有她自己专属的快乐,要想让孩子感受到快乐,首先老师要有广阔的视野,能够用生命陪伴这些孩子,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被重视。

作为园长,郑老师给老师,给家长更多正向的能量,努力营造一种向善向上的氛围,期待为孩子准备好学校从阶段衔接到自然过渡。


4.周国平——你的世界就是学生的世界

周老师是一位为农村学校而生的校长,他为我们解读什么是美好的教育,需要教师有梦想,需要教师有担当精神,需要教师有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有持久力,需要教师有自信的表达,需要教师保持阅读的习惯。

5.苗旭峰——写作为教育人生赋能

苗老师用神话故事开篇,只有打败怪兽,才能拿回礼物。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通关的过程,写作是为自己提高技能,写作让我们的教育生态变得更美,让我们在照亮自己的时候,也可以让我们照亮别人。

如何进行写作呢?

第一,突破局限,换一个方向成长。

第二,发现自我,换一个方式做教育。

第三,如何通过写作推动自我成长?加入写作平台,就是为自己加持,有了前辈的指点和提携,一定会让自己更快成长。

苗老师说上帝忘记给我翅膀,就让我在文字里飞翔,让我们跟随着优秀的人一起遨游。


三、张玲教授——哪里才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后庇护所?

张老师是华师大教育管理学的副教授,以专业的视角为我们解读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

疫情之下,每一个人都变得那么脆弱,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往往是分数。开学学生自杀及离家出走事件频出,触目惊心的案例随时随地发生。

预防悲剧再现,张教授为我们带来四个思考:

思考一:意义治疗能够成为救赎吗?

意义治疗作为一种认知疗法在当代对生命意义的重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是一种强大的成长内驱力,成就体验 ,反管制、反统一,自发自由个体。

思考二:存在治疗与家庭的回归在现代如何可能?

疫情之下孩子的学习,让很多的家长变得焦虑。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减负补课限制下的家长,只有真正明白学生真正的负担来源于哪里,知道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决定,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与孩子平心静气的进行沟通,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才能培养孩子在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自信。

思考三:精神分析能否救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问题最大在哪一段?答案是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往往忽略了亲子关系,在小学阶段,我们关注了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世界观,却忽略了孩子负面情绪的重要性,情感的成熟和自我功能的形成。有些隐形炸弹埋下了,对孩子一生都是影响,随时都有爆炸的隐患。

思考四:人文教育的复兴

应试教育不仅给学生带来压力,更多焦虑的是父母,这是教育根源性的价值与目标的迷失,其实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具有竞争能力,更要培养竞争心理,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哪里才是心理健康的真正庇护所?

要想给我们的教师真正减压,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快乐,光靠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行的,得靠教育、靠社会的根本性的变革。家长应该给孩子以爱和支持,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增长自我内在的精神力量,社会应该给每个成员提供和谐的价值,以使社会成员产生心理上的整合感、归属感,心理医生不是救世主,我们都对我们周围的人负有心理责任。当然,这不否认真正的救世主还是我们自己。


四、张文质老师——疫情时期的教育学。

张老师是最后总结的关于疫情时期的教育学

1.确定优先事项。

期待孩子有美好的未来,生命是第一优先选择,健康,品行,然后才是学业。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型判断理清生命的内在纹路,把经验转化为智慧,转化成对生命的敬畏,也可以避免更多的危险和伤害。

2.更坚强彻底的生命第一信念。

关于对生命的认知,生命像坐标,在功利面前,人往往会忽略生命的价值,事实证明,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就会彼此厌恶,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痛,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价值观。

3.重新评估人与人的关系。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希望身边有能给自己带来影响的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活动认识更多的人,从别人身上认识照亮自己,让自己身边有朋友,远方有导师。

4.应对各种变化,切勿盲目跟风。

小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不是以学科为核心,作为职业教师,要能坚守自己的本份,要做一个身强力壮的人,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足可以温暖孩子的一生。

5.坚定自己的职业本分,不要被恐惧所控制。

作为一个有教育品质的人,通过读书,写作和交流,来补充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心理缺失,不要被未知的东西吓倒,也不盲目自信。

6.放低职业的期望值,提升每天的生命品质。

职业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放低对职业的期望值,提高生活的质量,阅读与写作可以让我们的每一天过得幸福快乐一些,人这一辈子最好是能自己出一本书,写作会推动阅读,阅读也会提升写作质量。

第七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三天的线上的课程、活动前的预热、活动后的余热分享,还有线上颁奖典礼,都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十天时间众彩纷呈,有心理教育和有课题研究的专业知识,有疫情之下的众生百态,有对教育的深度思考,还有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为活动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这些不断成长起来的伙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了这三天,每一位讲师精心准备,高强度的听课,高密度的话题,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还无法上岸,三天的课程映射到我们生活,反思总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才是思考的过程,单纯输入,我们得到的只是知识,写作输出,我们才能得到思考和启示,也许我们的思考还很浅薄,思维还有些弱,那我们就多想一会,再听听伙伴们的声音,团体的智慧,一定是优先选择。第七届教育行走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们的教育行走才刚刚开始,群里新一轮的号角已经吹响,管理员,学习委员,活动委员都已经就位待命,我在余热活动中勇敢的挑战了一次群分享主持人,又在活动之后申请了二群的活动委员,站在台下永远都只是观众,参与分享才是真正的学习!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分享都是收获。我们在这次的学习当中,在这样一个草根公益的学习共同体当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优秀,每一个人又是那么的无私,我们共同学习,各自成长,一个人也许能走得很快,但是更多的人会走的更远,相信只要你一直坚持教育行走,坚信就能收获不一样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七届教育行走,认识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