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贝聿铭与他的建筑

贝聿(yu)铭,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1917年,生于广州。

贝聿铭Ieoh Ming Pei

贝老所设计的建筑特色鲜明,界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光线特点。“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贝老作品

下面简述贝聿铭几个著名作品:

1,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这座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置于卢浮宫内,一度引起法国群众的不满:一个中国人在法国过造一座金字塔,而且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纽约时报》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金字塔冠以“建筑界的笑话"的骂名,说它“难看",指出这个建筑是在“用埃及的死亡符号对巴黎市中心进行错位干扰",并称贝聿铭的所作所为“自大、狂妄"。贝老顶着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力排万难,最后证明他的成功,这座建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卢浮宫金字塔

2,日本美秀美术馆——山中的桃花源

美秀美术馆远离都市之外,隐蔽在万绿丛中,建筑80%都埋藏在地下,它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整个美术馆成为了山体的一部分。每一个造访者,都要先离开都市,深入山野,沿着满是樱花的山路前行,穿过一条狭长的隧道,才豁然开朗,见到山谷中对面的美术馆。前往的一路,充满了仪式感,一切都如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书写的一般: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隧道内的景色

出了隧道,是120 米长的吊桥,桥的尽头就是美术馆。

吊桥

美术馆入口的感应门,运用了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站在美术馆的大厅,隔着玻璃就能看见窗外已经年过 150 的迎客松,被连绵不断的山林衬托着。

入口感应门
窗外的迎客松

站在大厅仰头看去,三角的玻璃窗让人想到卢浮宫的金字塔,光与玻璃的关系始终是贝聿铭在意的,当继续向美术馆地下展馆走去时,并不会觉得暗,因为顶部早已设计好了专门借光的“天窗”。贝聿铭,建造了一个人间仙境。

3,香港中银大厦

香港中银大厦是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旁边是香港汇丰银行大厦。香港人特别讲究风水,

中银大厦“力劈”汇丰银行

贝聿铭在设计中银大厦的时间是1982年底,1983年9月中英开始谈判香港回归问题,1985年起港中银开始动工,1989年竣工,1990年启用。香港中银大厦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贝老将香港中银大厦看作“中国进驻和回收香港的决心和标志性建筑,也是回收谈判前中国对英国实施的一次心理战术!”贝老就将香港中银大厦设计成了一把寒光四射的尖刀,刀锋直指代表英国行使香港管辖权力的最高机构,第二面遥指驻港部队军营(英军),第三面指向汇丰银行。颇有意思,汇丰在楼顶架起两个“大炮”,与中银形成“刀炮之战”以化解,此后,不少高楼都悄悄模仿了“楼顶架炮”这个风水妙招。港督府在中银大厦尖角和港督府中心位置之间的直线上种了柳树,柳树的形状柔和、圆润, 柔和、圆润,以柔克刚,对大楼刀一般的尖利角度起了缓冲作用。

代表香港政府的总督府

中银大厦外形像春笋,中国古人有这么一句格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 贝聿铭说水是源 ,是财源,所以水到下面变成一个池子,表示聚宝盆,这样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整座大厦的立面 ,匀以蓝灰色玻璃作为幕墙,它贯穿以规范的45°角的斜向装饰线,使由下至上产生重叠感 ,但又在重叠中发生变化,从而有了向上的动感,形成一种颇为突出的风格。

大厦底部的”聚宝盆“

贝聿铭用102年,设计了众多极致的美,完成了170个项目和50个总体规划设计,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贝聿铭与他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