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今天阅读了人民出版社的《与城市领导谈城市》(王国平 著)一书。

作者赞同钱学森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的发展规律才能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城市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为载体的有机系统,本质特征体现在城市是人口、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集约地,比乡村更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具有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征以及不断与国内外兄弟城市和广大农村腹地进行物质、能量、商品、人口、信息交流的开放性。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但它决不能离开周边区域和城市腹地而独立发展。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书中第五章“城市病”一篇中详细分析了“城市病”,并在第87页5.4解疑解惑中分析了产生病内在机理,在5.5对策建议中提出了治理之策,在5.6案例样板中以杭州民主促民生“破七难”做了详细的示例说明。这几项措施都有很好的借鉴学习意义。

书中第112页6.4.4如何正确理解并推动特色小镇建设?中对特色小镇下了精确的定义,阐述了不能把特色小镇等同特色镇,不能等同于新城建设,不能等同于园区建设,不能等同于景区开发,不能等同于美丽乡村。各地方只有正确认识了特色小镇定位,才能避免走入“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误区。

在第十一章11.2.2人的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中写道:“新型城镇化不能把眼睛只盯住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特大城市群,也要注重改变乡村的面貌,改变中西部地区的面貌。第一条底线是不能损害农民利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第二条底线要保持乡土田园风光和地方特色。第三条底线是要符合长远发展的乡村规划,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要做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是政府服务均等化,包括建设规划、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应逐步把城乡统一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框架,让乡村真正美丽起来,让农民的日子过的更好。”这几条意见写的很有道理。

在书中第300页14.5对策建议中作者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提出了产业共兴是深化区域合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主导产业配套,新业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思路,构建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体系。在14.6案例样板中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讲解了长三角15个城市的经济协调工作。

在第十五章主体功能区中提出了要正确认识主体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属性,说明了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经济活动受到国家的严格限制,因而其自身财政收入来源相当有限,对这两类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追求社会公平的行政性手段。

书中另外对多规合一、紧凑城市、精明城市、智慧城市、培育专家型城市管理者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许多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实用价值,是一本值得城市管理者阅读和学习的好的资料。

结论:

全书文字畅优指数:4星

全书逻辑结构指数:4星

全书阅读价值指数:4星

该书阅读方式推荐:城市管理者重点阅读,专业管理人员全篇阅读。

谢谢大家阅读书评,如有兴趣,尽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管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