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嫉妒心理关键在去除好胜心和优越感

我觉得嫉妒是出于对理所应当和公平的追求。心理有这种潜意识:凭什么我不如别人,我理应和别人一样拥有某些东西,不然不合理不应该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当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竞争对手太强大,运气,出身,机遇等原因,没有得到某些东西,会怨天尤人,恨来自别人的竞争,恨运气,恨出身,恨机遇,这些恨指向引起失败的具体原因,这些恨不是嫉妒,和嫉妒同时产生,并列存在。嫉妒指向成功者,通过不让成功者好过,来获得公平感,从而心理平衡。嫉妒和仇恨失败具体原因两个情绪不一样,常常并列共存。这个仇恨和嫉妒可能指向同一个对象,也可能指向不同对象。如果竞争对手抢了自己的利益,这时仇恨让自己失败的原因和嫉妒的对象就指向了同一个人,双重情绪叠加在同一个对象身上,杀伤力可怖。如果引起失败的原因和嫉妒对象无关,那么仇恨和嫉妒指向不同对象。打比方某人抢了我的恋爱对象,我不仅仇恨他让我恋爱失败,而且嫉妒他拥有我没有的东西。我嫉妒美国福利好,美国黑佬不劳动却生活的比我还好,那就是嫉妒这种不公平,凭什么黑佬生在美国,我运气背生在中国,我对黑佬不仇恨,恨的是出身和命运。

嫉妒=自己不好,也不让别人比自己好。反映的是人内心深处一种被破坏的优越感。当一个人本来具备相当多的优越感时,一旦被别人超越,心理状态的变化会让他们产生嫉妒的情绪。而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没有多少优越感时,始终走在别人身后的他们会产生自卑和羡慕的心理,而不会有任何的嫉妒。有没有优越感和是否感到理所应当和公平有关,觉得理应获得某物、理应成功,这才公平,就会产生优越感。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对小孩子而言,看到爸爸妈妈忽视自己去抱别家的孩子时,他们的心里会有嫉妒情绪的萌生,但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只是羡慕和渴望,而不会有任何其他想法出现。这是优越感被破坏后最直接的体现,因为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在父母面前拥有绝对的优越感,而对于陌生人而言则显得无关紧要。

嫉妒并不是来源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这只是产生嫉妒心理的诱因,由于自己不如别人而使自身优越感、竞争力等减弱或丧失才是嫉妒的根本。

优越感是凭什么人家比我强,凭什么你有我没有的不甘心不服气,不合理不公平不平衡心理,于是不让别人比自己好来达到公平和心理平衡。优越感引起抱怨愤恨不服气不甘心不公感的心理。好胜心强(欲望、要求过高)+比较+优越感被现实破坏引起的不公感+不让别人比自己好=嫉妒。嫉妒包含好胜心强,攀比,不公感,愤怒,仇恨,自卑等多种情绪。

好胜心强和优越感导致嫉妒,好胜心弱和没优越感导致羡慕。

接受(承受)的力量很强大,接受就是认命投降,去除绝对化要求就是学会接受。每个人都有那个最短的板,他可能会因为短板嫉妒所有人都比他的短板长,我短板就是社交和爱情,接受自己有短板,增强心理承受力,承受不如意不公或不幸。嫉妒心理去除,首先要减少好胜心和去掉理所应当的优越感,正确给失败归因,如果失败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为他人社会的排斥阻力或者机遇运气不好没有舞台让发挥才干,也要接受不如意的现实和不公,如果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那就应该失败的口服心服,虚心向对方学习,没有嫉妒资格。接纳是关键步骤,接纳可以减少好胜心和理所应当的优越感(绝对化要求),做不到接纳就难以消除嫉妒。然后利用嫉妒中包含的自卑心理,把自卑转化成前进动力(补偿心理,自卑与超越),因而嫉妒也转化成前进动力。

公平意思是合情合理,应该,理所当然,公平≠平均,公平是按劳分配合情合理,平均是大锅饭反而不公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除嫉妒心理关键在去除好胜心和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