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这周阅读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的作品《爱的艺术》。这本书自1956年出版以来,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二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影响了无数人。

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拥有爱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谦恭、勇敢、真诚、自制的爱他人,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爱。

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既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学习爱的实践。

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弗洛姆自己也是经历过无数次情感磨砺后,才学会如何去爱。

弗洛姆从小被父母寄予莫大的期望,父亲希望他能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成为一个神学家;母亲甚至把波兰总理作为弗洛姆的榜样,希望他成为一位钢琴家或政客。

如果弗洛姆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发展,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天姿,也许不会令父母失望。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不是他想要的人生。后来他选择了自己的路,成了一名心理学家、社会分析师和哲学家。

从违背父母意愿的那一刻起,弗洛姆拥有了爱的第一个条件:“自爱”。一个爱自己的人,会遵从于自己的内心,不会被外界影响,从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一句著名箴言,它告诫世人,要认识自己的特性和真正价值。

不成熟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被别人赞美而沾沾自喜,他们认为自己的受欢迎程度,取决于自己的外表或是身份地位。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很多本来很好看的女孩,把自己整成了没有辩识度的“网红脸”;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功,一些有梦想的男孩,选择职业时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多数人把“爱”当成了“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得“可以被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爱。但是如果我们赢得了“爱”,却从此失去了自己,这样的爱会使人快乐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爱人,并不是因为“可爱”,而是我需要爱,我可以去爱。弗

洛姆用一生实践爱,他放下手头的一切,照顾生病的妻子,陪她搬到有利于养病地方;他关注和平,反对一切漠视生命的行为,为了抵抗核战争,他奔走呼吁,批判指责那些支持核武器的科学家和政治家。

弗洛姆做这些,并没有想要得到什么,而是想通过他的爱,唤醒更多的爱。

爱是积极主动的,是“给”,而不是“得”。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和别人分享自已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给”,丰富了他人。

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寄宿学校里有一群难缠的“问题”儿童,他们自私、冷酷、经常恶作剧,是马修老师用爱唤回了他们冰冷的心灵。他耐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用音乐启发孩子们的潜能,给每个孩子温暖的关怀,使他们拾回了自信,原来的野孩子个个变成了发光的小天使,找到了属于自已的春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心里被种下了爱的种子,马修在“给予”爱的同时,也收获了极大的满足。

马修的“给”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通过给,在他人身上唤起了一种希望,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

在爱的艺术里,“给”是一个人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人会感到自己的能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找到对的人”,而是拥有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对的人”。现在很多人普遍的爱情观是,找到对的人,便是一段幸运恋情的开始。也许是他懂我,包容我,或着是他能够在物质上能给我带来舒适的生活,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很自我,是不成熟的。只有成为对的人,才会真正获得持久的爱。

马克思曾说:“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这跟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成熟意味着有能力、有勇气、可以承担和面对一切风险和困难。反之,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情产生于两个人中间,但两个人同时又是各自独立、自由的,他们有各自的生活,不会牺牲自己的喜好去迁就另一方,也不会一味付出,去讨好另一方。两个人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却不相互依赖。

爱情不是避风港,不是结伴过日子,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对方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好的爱情是一种动力,两个人互相给予希望和生命力,从而让自己越变越好。

有人说,世间很少有真爱,可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被很多真爱感动。有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那样珍视生命的大爱;也有像拾荒老人要把所有财产都捐给疫区那样朴实的爱;还有简单举行完婚礼后,就立即奔赴医院前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的“生死”之爱。

他们付出爱的时候,自信而笃定,充满力量感。

拥有爱的能力的人,常会令人羡慕和钦佩。让我们打开这本《爱的艺术》,认识爱、学习爱,在现实生活中,也成为那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的艺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