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军

我在前面谈到了使用PC机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们可以被看成第一代和第一代的互联网。那么如果要问接下来的互联网是什么,那就是万物互联,即lOT。一些媒体把它翻译成“物联网”,这个翻译其实不准确,因为它不只是物和物的联网,而是所有东西的联网。

 万物互联和前两代互联网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还是从联网对象的本质着手分析。

第一代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的联网。从一开始,它就是远程终端和超级计算中心大型机之间的联网,后来演化成个人的电脑通过服务器彼此相连。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身份只有通过账号加上IP地址来确认,或者说人是通过互联网间接相连的。

20年前,你上班登录邮箱查看邮件,或者登录QQ聊天。下班离开了计算机,开车回家或者坐地铁回家,就离开了互联网。直到你吃完晩饭,做完家务事,再坐回到计算机旁边,才算是回到互联网上。

第二代互联网的本质是人和人的相连。虽然从形式上讲,联网的设备由过去的PC变成了智能手机,但是,每个人要找的不是对方某个手机,而是要找对方那个人。当你见到一个新的朋友,提出要扫一下微信二维码时,不是为了让你的手机能够连接上对方那台手机,而是要随时找那个人。

这样除了带来便利性,还带来两个结果。其一是网络上的人和真实的人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不至于像在PC互联网时代,QQ后面的人很多都是虚拟的。这种一致性使得移动支付成为了可能,因此这种支付方式必须确认真实身份,而移动互联网绑定的都是真实的人。

其二是网上的行为和线下的生活融合。今天,打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人的定位,都和它有关。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第二代互联网在连接人的方面进了一大步。

第三代互联网是万物互联。虽然从连接的对象看,加入了各种东西,包括带有可跟踪设备的智能物件,也包括可被监控范围内的所有东西,但是从连接的本质上看,是由孤立的、不连续的连接,变成可以全程跟踪的、任何时刻的连接。而在这些连接中,人依然是一个中心,虽然不再是唯一的中心。

我在《智能时代》举了几个万物互联的例子,比如美国的一家经过智能改造的酒吧,它可以跟踪每一个服务员每一次倒酒的细节,几月几号,几点几分,哪种酒倒了多少。通过这种跟踪,可以杜绝“偷酒”的行为,而之前美国酒吧平均23%的酒是被酒保“偷”掉了。

今天任何一架商用客机的发动机里面都有一千多个传感器,对发动机的各种工作情况,包拮外部条件,比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进行随时的监控,每次飞行产生的数据都有好几百G,比如波音787飞机每次起降产生500GB的数据(所有的数据总和)。这样一来,一旦发动机有了小的故障,都能及时发现并且定位问题所在。

类似地,特斯拉汽车里面有几百个传感器监控汽车运行的情況,并进行行车记录,包括司机有没有好好扶把,是不是在打手机等细节。特斯拉汽车一旦出现问题,厂家可以马上定位问题的原因,而不需要像其他汽车维修中心那样先花—两个小时找原因,甚至半天找不到原因。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万物互联远不是简单地用某个智能设备控制一下家里的智能家电,或者通过手环等可穿戴式设备把心跳、睡眠情況等信息输入到手机中那么简单,甚至要超出带有机器学习功能的智能空调、智能照明等l0T的应用。它具有全时段跟踪每一个细节的特点,因此会导致跟踪经济的产生。

关于跟踪经济,大家可以参考拙作《见识》一书。到目前为止,万物互联对人身体状况的监控、跟踪才刚刚开始。2012年,Google推出一款能够监控血糖的隐形眼镜,其实就是对人身体简单的监控。今天的心脏起搏器,也一直在监控人心脏的搏动以及导致搏动变化的身体变化。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针对少数特定人群的,对于大部分人,我们身体中没有任何监控,以至于身体出现异常比如疾病,我们有时很难诊断。

今天,我们—方面对汽车、飞机,甚至家电有深入到细节的监控和跟踪,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修理,但是对我们自身的新陈代谢却没有,以至于对生病的“先兆”并不敏感,许多人得了癌症,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晩期了。

万物互联在很大程度上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在《硅谷来信》中介绍过从事早期癌症检测的Grail公司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基因,监控身体内是否有癌症病变。这其实也是万物互联的一部分——通过某种技术方式,将我们的身体连到了监控系统中。

此外,使用RFID标签实现商品的跟踪,无人售货等等,也是万物互联的应用。

概括来讲,万物互联从两个维度扩展了互联网,一个是时间维度,从我们过去断断续续的连接,变成全时段的跟踪;另一个是空间维度,将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各种物品连到网络中。这样一来互联网的规模就大了。l0T绝不是说,过去有个互联网今天再来一个把东西(things,或者说是物)连在一起的网络。

loT的规模会有多大呢?最保守地估计,会有500亿个设备(包括我们人自身连到网络中),比较大胆地估计,能有上万亿的设备连入网,当然这其中很多是带有RRD的商品,在网上只是短暂停留。

相比之下,前两代互联网的规模就小得多。第一代互联网大约有10亿台计算机联入了网络,第二代大约有50亿个设备(包括计算机、手机和一些可穿戴式设备)。也就是说,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大约大了一个数量级,从第二代到第三代,还将大一个数量级。

这么多的设备,形成的经济规模是极为可观的,最保守地估计,也应该有今天电信市场规模的两倍,即7万亿美元以上。

那么,万物互联什么时候能够像今天移动互联网一样普及呢?我们还是从预先要求开始入手分析。今天,移动通信的技术和网速对它来讲都不是问题,今天的5G完全可以解决万物互联的通信问题。但是接下来有三个瓶颈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能耗足够低的处理器。今天的手机比PC的单位能耗性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左右,如果按照这个要求设计loT的芯片,需要把能耗降低十倍左右。

目前比较通行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设法降低芯片的工作电压,比如如果能从现在手机的3V(伏)降低到1V,就能节省90%左右的电量。另一个方法用更专用的芯片取代目前较为通用的芯片。在这两方面,现在都有不错的进展。但是这还只是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是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操作系统,将这么多设备管理好,这个目前还没有。

第三则是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目前也没有找到。没有从商业上获得利润继续投入这个产业,它就很难快速发展。

由于现在的很多条件还不具备,因此万物互联的时代不会一天到来。

如果万物互联真的来了,谁将是下一个微软或者Google,英特尔或者ARM公司呢?

目前还看不出苗头,不过从目前的技术准备来看,华为在通信标准和设备上有一定优势。而在处理器方面,反而是开发安卓系统的Google准备得最充分。

在控制了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之后,Google就在布局lot。它请来了RISC系统结构(今天手机使用的ARM芯片,用的就是RISC系统结构)的发明人、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帕特森(DavidPatterson),负责了开源(芯片)设计项目(〇penSourceDesign)。

它相当于是开源版的ARM,在此基础上,各个厂家可以设计自己的专业芯片。帕特森讲,现在谁加入到新一代芯片的设计上,谁就有可能获得图灵奖。目前已经有很多小的芯片设计公司在Google开源设计的基础上,在开发loT的芯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物互联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