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Day 15 仿写练习 15

图片发自App

【学员信息】105-雨巷&巷子酒-仿写练习15

【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由声音过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构建宁静的画面,嗡儿声更衬托了当时的宁静,让人合理联系起了纺车的声音,描绘了母亲用纺车的动作,车轮转得像磁音带,谱出乡曲,体现了母亲的辛苦

【刻意练习】:如今,我一听见"哐哐,哐哐"的声音,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盏蜡烛,小小的烛火,就像是风雨中吹打的浮萍,在少女的叹息声中摇曳地愈发厉害,但她的双脚依旧在有力的踩着,双手也跟着那节奏摆动着,那织布机,就如同一架钢琴,和着她的哀伤叹息,更谱出了她代父从军的决心……

这少女,就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一个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青年人。

【对比思考】:钢琴的比喻有点违和,场景描写依旧太弱……

你可能感兴趣的:(【1班】Day 15 仿写练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