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排名:2 / 4031,score = 501671,reschedule = 252009,schedule = 249662
Github:https://github.com/afkbrb/container-schedule
赛题地址:https://tianchi.aliyun.com/competition/entrance/231791/information
官方赛题解析:https://tianchi.aliyun.com/forum/postDetail?postId=113204
说明
IDEA 需要安装 lombok 插件。
代码中有些硬编码的地方(比如一个阈值直接写死了),其实不太好,但由于已经明确不更换数据,我也懒得一般化了。
分析
分为 schedule 和 reschedule 两个部分。schedule 部分就是要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将容器(以下称为 pod)放入尽可能少的 node 中。reschedule 部分同样是要满足一定的约束,使用尽可能少的迁移次数对容器进行迁移,使 node 资源利用率尽可能的高。
每个 node 有一定的 cpu、ram、disk、gpu 和 eni 资源,由于赛题数据中每个 pod 需要消耗的 gpu 资源都是 0,可以忽略 gpu,类似地,题目中的 eni 资源和 disk 资源其实是相对充裕的,同样可以忽略。此处忽略不是指忽略约束(忽略约束的话直接报错,分数直接一刀 99999999(分数越低越好))而是指忽略其占用率。通常都是 cpu 或 ram 不够用,我们只需要协调这两个资源就行了。
思路
schedule
采用贪心策略,每次处理一个 node,尽可能榨干其资源。
我一开始的思路如下:
设 toAllocatePods = { 所有需要分配资源的 pod }
foreach node
allocatablePods = { toAllocatePods 中满足约束的所有能放入该 node 的 pod 组成的集合 }
while (allocatablePods 非空)
从 allocatablePods 中找出一个 bestFit // 规则见后
将 bestFit 放入 node 中
从 toAllocatePods 移除 bestFit
重新计算 allocatablePods
获取 bestFit 步骤如下:对于 allocatablePods 中的每个元素,假设将这个 pod 加入 node,计算加入之后 node 的 cpu 和 ram 资源的离散系数,最终选取使得离散系数最小的那个 pod。
离散系数计算过程:假设某个 node 总共的 cpu 资源和 ram 资源分别为 R1, 和 R2,已经被消费的 cpu 和 ram 分别为 C1 和 C2,当前 pod 需要使用的 cpu 和 ram 就设为 cpu 和 ram,那么加入该 pod 后 cpu 的使用率 x = (C1 + cpu) / R1,gpu 使用率为 y = (C2 + gpu) / R2,容易推导离散系数如下:cov(x, y) = stdev(x, y) / avg(x, y) = ... = |x - y| / (x + y)
显然这题的关键在于要使得 cpu 和 ram 的利用率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话,两者能同时靠近 100%,从而减少一个资源先被耗尽导致另一个资源被浪费情况。
当然,使用方差/标准差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但使用离散系数的话在上式中 |x - y| 相同时会优先选取 x + y 更大的那一个,也就是说会优先放入比较消耗资源的 pod,从而使得剩余的 pod 大都是不太消耗资源的,增加了其能够插入 node 的可能性(集合 allocatablePods 中的元素会更多)。
这个方法能将 schedule 分数刷到 26 万左右,观察日志可以发现尾部的很多 node 只插入了 1、2 个 pod。这是因为这些 pod 所属的 group 的 pod 实例太多,它们都被留到了最后,而又由于题目约束了一个 group 在单个 node 上可分配的 pod 实例上限(其实要么是 1 要么是 2),即使在某个 node 资源充足的情况下,pod 也不能插入该 node。
于是我将算法改成下下面这个:
设 toAllocatePods = { 所有需要分配资源的 pod }
foreach node
allocatablePods = { toAllocatePods 中满足约束的所有能放入该 node 的 pod 组成的集合 }
firstFits = { 从 allocatablePods 中按一定的规则找出一些需要一开始就放入 node 的 pods } // 规则后面会介绍
将 firstFits 中的 pod 放入 node // 需要注意的是每放入一个 pod,就需要检查 firstFits 中的剩余的 pod 是否仍是可放入的
将 firstFits 中的 pod 从 toAllocatePods 中移除
放完 firstFits 后,重新计算 allocatablePods
while (allocatablePods 非空)
从 allocatablePods 中找出一个 bestFit // 规则见后
将 bestFit 放入 node 中
从 toAllocatePods 移除 bestFit
重新计算 allocatablePods
我们增加了 firstFits 集合。firstFits 集合(大小为 1 或 2,详见代码)中的 pod 满足其所属的 group 的 pod 实例数是当前剩余的所有 group 中最多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成功地将原来那些被留到最后的 pod 提前解决了。将这些 pod 一开始就放入 node 的好处在于即使这些 pod 使得 node 的离散系数较大,算法后面会自动选取合适的 pod 来与这些 pod 形成削峰填谷的关系,使得离散系数变小。
经过此调整,分数成功达到 25 万左右(我太菜了,到现在还是没懂为什么每次分数会不同,不知道那里引入了随机性)。
reschedule
有了 schedule 的经验,reschedule 就比较简单了。
官方 demo 已经给出了找到违背规则的 pod 并将其迁移使得布局合法的算法。
第一步
一开始也复用该代码,先使布局合理再做进一步调整。
第二步
定义 “不适合的 pod” 如下:设 pod 当前被放置在 node 中,令 x = pod 需要使用的 cpu / node 总共的 cpu,y = pod 需要使用的 ram / node 总共的 ram,如果 x,y 的离散系数大于一定阈值,我们就称这个 pod 为 “不合适的”。
调整的算法如下:
foreach node
podsToMigrate = { 该 node 中所有不适合的 pod }
将 podsToMigrate 中的每个 pod 移到后面的 node 中
toAllocatePods = { 后面的所有 node 的 pod 中不适合的且能放入当前 node 的 pod 组成的集合 } // 后面和 schedule 很像
allocatablePods = { toAllocatePods 中能够放入当前 node 的 pod 组成的集合 }
while (allocatablePods 非空)
从 allocatablePods 中找出一个 bestFit
将 bestFit 放入 node 中
从 toAllocatePods 移除 bestFit
重新计算 allocatablePods
第三步
收尾。倒着遍历 node,尽可能地将后面 node 中的 pod 转移到前面来,以减少 node 使用数。
三步搞完,直接起飞,reschedule 分数达到了 252009,全场最佳。
一些投机的地方
规则要求代码能在半小时跑完就行了,我发现我一次 schedule 要跑 5min,一次 reschedule 要跑 5s,于是我每次运行就重复跑 schedule 和 reschedule 多次,选取最佳的组合,最终分数就好看些。
总结
之前打赛道一打了好久,分数一直不理想,换数据并取消日志后发现程序出现了 bug,但没日志根本没法找 bug,就全身心投入赛道二了,结果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确实是个惊喜。
另外,我的算法中的这些 bestFit、firstFit 的称谓是参考 CSAPP malloc lab 的,CSAPP 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