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对抗拖拉-家长必看的时间管理小技巧

做事拖拉效率低,日常懒散不专心,这些让老师们告状、家长们头疼的毛病,除了催呀催,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试试看吗?来看看时间管理吧!

作者: 泽小童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泽小童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拖拉,一点点小事要拖延很久才肯做,经常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看起来没闲着,实际上却又没做什么事。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但是除了一直催促,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其实,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时间管理没做好。

小学阶段的孩子年纪轻轻,大脑发育尚不完善,课业压力不重,并且普遍爱玩耍,没有做计划的习惯。这导致大部分孩子不能独立地高效管理时间,容易出现把握不好任务所需时间,不知道做事顺序等等问题。

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引导孩子早早学会一些时间管理的小技巧,对孩子提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帮助将会是广泛而深远的。

那么,有哪些时间管理小技巧是适合我们小朋友学习的呢?



一、做生活学习计划表

就像很多职场人士会提前规划自己的工作任务一样,孩子们也可以学着列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任务。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完成一个任务的大致用时、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比如完成作业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明天一早老师就要检查作业,所以孩子必须在今晚就要完成它,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看动画片,才能玩喜欢的超人玩具。

在开始尝试做计划表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知识掌握水平、任务难度等,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成就感。如果一开始就把任务排得太满,容错率太低,一旦出现一点小阻碍就会满盘皆输,孩子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失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信心。

引导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任务,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理清自己要做的事,还能帮助孩子明确做事情的顺序,有条理不慌乱。



二、消灭“小怪兽”

“妈妈!我的橡皮去哪了?”“爸爸!你看到我的数学书了吗?”

孩子好不容易肯坐下来写作业了,却又找不到文具和教材,家长手忙脚乱帮着孩子到处找,这时孩子默默地盯上了放在旁边柜子上的小玩具。一来二去,等家长找齐了所有的东西,重新拉着哄着孩子回书桌,时钟已经悄悄地转过了一圈。

这种时候,往往家长们会选择用“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三心二意”等标签贴在孩子身上。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撕掉这些标签呢?

许多家长都认为现在的孩子竞争激烈,不用像自己小时候一样花时间做家务、整理东西了,只要自己能帮孩子把东西收拾好,孩子就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但是,正是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学习的效率变低了。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收拾东西,请孩子把文具都放进文具盒,文具盒放在固定的地方,教材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比如书本尺寸、每日课表安排等。整理东西的规则,可以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那些孩子自己能够理解、认可的规则,在实施起来才会被更好的执行。

现在的孩子有太多太多的玩具,从塑料的到电子的,从人偶到毛绒恐龙,那么多玩具都出现在孩子的学习空间里,也太容易让孩子分心了。家长可以将这些好玩的东西都放在其他的房间里,和孩子一起把它们放进对应的收纳箱,让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小伙伴不变成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小怪兽”。

当孩子写完作业之后,才能丢下纸笔,离开学习房,来玩具们的小家里和它们尽情玩耍。



三、运用奖励机制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奖励机制,使用家庭代币就是很好的办法。

喜欢做作业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但喜欢玩耍的孩子可绝对是大多数。家长不妨把孩子的爱好当做奖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比如,每当孩子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就可以奖励一枚“家庭币”,完成英语作业则可再得一枚,使用十枚“家庭币”,孩子就可以兑换额外半小时的动画片时间!

当然,这种奖励也可以换成物质的,那些孩子吵着要买的玩具,那些孩子流连忘返的游乐园,种种这些,都可以成为“家庭币”的兑换奖品。家长要注意在制定规则时,根据奖品的价值设定不同的兑换标准,既让孩子必须通过努力专注才能获得奖品,也不故意用苛刻的规则让孩子望而却步。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哪些事情是受到鼓励的,自己花时间花心思做好了,就会得到好东西。

养成时间管理好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改掉拖拉分心的坏毛病,还对孩子未来为自己建立长期规划铺垫了非常好的基础。家长们,快快做起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用|对抗拖拉-家长必看的时间管理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