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研究生考试二战的同学说几句心里话

随着应届本科生毕业离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再次转移到复习迎考的考研大军队伍,这其中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就是研究生二战的同学们。

因为考场发挥不畅、心理状态不佳、调剂院校不理想等各种原因“一战未能成硕”,也是下定了决心继续在“二战”路上奋斗不止,大概率都是为了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掐指一算,距离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其实还就剩下六个月左右的时间,说几句心里话,也是祝福,更是助力吧。


重拾信心再出发,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关键还是行动。

二战值不值得的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一种对未知的恐惧,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既然已经决定二战,那就是要鼓足勇气,直面一战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失误了就是失误了,没有考出水平就是没有考好,只有越过了心理的这道坎,正确地看待自己、认清自己,那种不服输、不愿输、不能输的底气就会油然而生。

立场很坚定,信心很充足,不要患得患失。

没考上又怎么样?又不用抄家发配流放,没考上只是没考上而已,人生那么长,这点不愉快总会过去的。

拿出百分之一百的行动,光说不练是假把式,练了不熟也是假把式,有信心有行动一切都好办。


二战成本看得失,最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

参加二战的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要足够强大的,毕竟同届的学生要么是已经读研了,要么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同学的质疑,能够完全消除影响不可能。

不少同学在二战的时候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如果家庭支持二战倒还好说,如果父母反对的话,考生将寸步难行。

有的同学为了二战,干脆在学校附近继续租了房子,全职备考,那时候爸妈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越是如此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恐怕自己考不上研究生愧对父母,然后患得患失的在家里复习了一年,效果很差,考出的成绩连自己都不相信。

这也是我们二战的一个成本,能够想得到也能看得见。

自然也有一些同学越挫越勇,第二年考上如愿的高校,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同学。

毕竟,二战的结果可能是完美实现目标,也可能是再次名落孙山。


攒够再学习经历,会有更上一层楼的知识储备。

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本来就会积累很多复习应考的经验,复习的节奏怎么分配更加合理,复习的科目应该看哪些重点,笔试、面试的技巧也会聚合不少,这些都可以在二战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找到最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但是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毕竟知识点都在那里,高数、英语、专业课这些基本的理论不会变,也比应届生多了一年的复习时间,相比于一战的同学就等于提前高效积累了一年的学习效果,需要解决的就是解题的思路,提升正确率,恢复临场发挥不失误的状态。


一句话,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一定会成正比,想如愿,须奋斗,二战的旅途上定会繁花似锦。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研究生考试二战的同学说几句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