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今天以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比喻,而今天之后我却认为它是物质上的真实存在。
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本体论”开始,哲学上讨论的主题是“世界上有没有真理(客观事实)?”
大家的普遍观点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的认知会越来越接近客观世界。
然而,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大脑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何来的自信说我们的大脑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呢?
于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开始转向对“认识论”的研究,开始讨论“人类的大脑能否抵达真理(客观事实)?”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客观世界:
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
1
今天先说说第一种,感官系统,也就是眼耳鼻喉身。其中,我们最依赖的是我们的眼睛,依赖程度高达80%;其次,是我们的耳朵,约达18%;俗语“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便来源于此。
但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所听到就是真实的客观世界吗?
“光不是明亮而是能量,明亮是视中枢对光的一种扭曲。把一个能量,轰击在视网膜上,转化为生物电,通过输入神经进入视中枢,视中枢把它错觉为明亮。
世界本是没有颜色的,颜色只是光的波长,粗略的说400纳米以下是紫外线,700纳米以上是红外线,而我们人类的眼睛只能看见中间400-700纳米的可见光段,并把它感受为颜色。
如果想像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光谱仪,那这个世界就没有颜色。”
“那再来看看声音是什么?
处于16-20000赫兹的外物震动波通过空气传导,作用于耳膜,在内耳形成电流,通过输入神经传达到听中枢,听中枢把它扭曲为声音。
如果我们的耳朵是震频仪,那这个世界就没有声音。”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感官系统是存在结构性缺陷的,从一开始接受的信息来说就是不完整的,而且还会把接受的信息进行扭曲。
也许你会说,那我们把自己的眼睛变成光谱仪或者把我们的耳朵变成震频仪不就可以了吗?
但是要知道,认识真实的客观世界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而我们人类所有的能量加起来连万分之一都达不到,自然无法补足这一天然的缺陷。
2
退一步说,假设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去认知客观世界,那我们说的客观世界,一定是真实的客观世界吗?
我们先看看什么叫客观事实?
绝对客观的、独立于我们之外、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事实。
我们给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都起了名字,比如当我们看到苹果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苹果的视觉呈现;当我们看到大象时,头脑中又出现大象的视觉呈现。苹果和大象都一样,他们本来不叫苹果和大象,只是我们主观上这样叫它们。
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主观信念与客观事实做比较;客观事实根本脱离不开主观信念。
主观信念作用于的客观事实,不是客观事实。
就这样不同的个体,把自己的主观信念覆盖在客观世界上,扭曲成了我们自己塑造的世界。
3
再回到现实中,由于我们的能量远远不够,那我们人类的发展还是为了“求真”而演进的吗?
不,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人类有史以来都是以“活下去”为第一要义。
我们全部的知识不是为了“求真”设定的,而是为了“求存”设立的。---《物演通论》王东岳。
脑神经科学研究也指出:
我们的大脑是个生存器官,因生存而进化;大脑的设计是为了解决生存和传承的问题。
就像“最小作用原则”所说,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
为了生存,人类需要让感官系统扭曲并简化成我们生存所需的识别系统,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我们的成本。
就这样,本源意义上的客体悄然隐退,使主观化为对象冒名顶替。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触及的实际上是对象(一张相片),而不是客体本身。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每个人都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认知边界里,我们的认知边界就是我们的所知障。
从上文中看出通过感官想要打破我们的所知障是不太现实了,那是不是我们的理性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个“所知障”呢?
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注:文中观点来自李善友教授的批判性思维。
一起打破思维的天花板,窥探一个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