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

        土楼,一首沉睡的中国诗。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胡锦涛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福建土楼有良好的坚固性,特别是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匀导致下陷的情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危险。

        他还有奇妙的物理性。福建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厚实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这里年降雨量多达1800毫米,并且往往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这种环境下,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它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显然十分益于居民健康。

        福建土楼突出的防御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四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恙”的故事。

        虽不着力于细部刻绘,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饱含雄浑古拙的韵味。 圆寨是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正如茫茫大漠中的埃及金字塔那样,极具纪念性。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随时光流逝,土墙出现无数不规则裂缝,更显得苍劲有力。那样地苦心经营,却宛自天然,震撼人心,具有最强的吸引力。

        土楼,是一首承载情怀的田园诗,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

你可能感兴趣的:(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