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十大著名娃娃皇帝

古代封建王朝,那些英年早逝或被残杀而死的皇帝所留下的子嗣往往非常年幼,有的甚至在襁褓之中,但在“传子不传他人”的思想禁锢下,再小的儿子也是儿子,是正统的优先继承人,因此诞生了很多娃娃皇帝。

据统计,中国封建史上不超过十岁即位的娃娃皇帝有三十余位,今天我们就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娃娃皇帝进行盘点。

10、明朝的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

明神宗朱翊钧,即著名的万历皇帝。

他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他的不幸,在于有一把命运的枷锁让他几十年喘不过气,无法动弹。

这个枷锁,是他的老师,当朝第一重臣,明朝第一官员张居正

这是一个让明神宗颤栗的名字。

从朱翊钧还是个皇孙开始,张居正就是他的老师,以严厉著称,颇受其父母信任。

随着他父亲服药猝死,他幼年即位。而老师的严厉,并没有因为他身份的改变而改变。

作为他的老师,也作为帝国真正的掌权者,张居正包揽了一切。小皇帝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做到老师要求他做到的即可。他毫无自由。

在位期间,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打败了叛乱的地方和入侵的外族,尤其是对朝鲜的远征粉碎了日本妄图占领朝鲜的阴谋,维护了国家权威,也是中日五场世纪之战中胜利的三场之一;老师张居正发起的改革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风暴,使国家再一次焕发中兴面貌,也使王朝得以多延续几十年。

但人都有生老病死,老师也有离去的一天。

在1582年张居正逝世没多久,有人告发张居正贪污。经过搜查,小皇帝愕然发现,那个以亲政爱民、廉洁奉公示人的老师,那个堪称完美,并且极力要求自己也足够完美的老师,其实是个嗜权如命、贪污腐化的贼人。多年来老师的“欺骗”,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终于使他的世界观崩塌了,整个人也崩了。

于是,他做出了令时人震惊、令后人咋舌的举动——不上朝,不理朝政,持续二十年。

他以一种最低级的方式反抗时代,反抗命运,直至终了。

他是一个不幸的皇帝。


9、北宋的宋哲宗赵煦,九岁登基

宋哲宗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

从他父亲宋神宗开始,北宋在是否改革这个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宋神宗是个坚定的改革派,面对庆历新政失败,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他毅然决然地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虽然阻力很大,但坚定前行着。

随着他的逝世,十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由于过于年幼,政权掌握在他的祖母,保守派太皇太后高氏手中,变法因此被废,保守派重新上台,史称“元祐更化”。

但小哲宗与他父亲一样,期待变法图强,所以他默默地看着父亲的政策被大臣们一一废除,等待着有朝一日“复仇”。

十七岁那年,祖母去世,哲宗亲政。他毫无顾忌地罢了保守派的官,重新启用改革派官员,再次延续他父亲的改革。

子承父志,他做到了。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二十三岁那年,哲宗病逝在任上。

因无子,一位叫赵佶的宗室子弟被立为皇帝,是为宋徽宗。在他的折腾下,北宋终于走到了尽头。

不知道神宗、哲宗父子俩看到为之呕心沥血的国家被宋徽宗如此践踏,会不会永远无法瞑目。


8、明朝的明英宗朱祁镇,九岁登基

朱祁镇的一生跌宕起伏。

他有一个仁孝宽厚的爷爷(明仁宗朱高炽)和英明神武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两人开创的“仁宣之治”,将明朝推向了一个高峰,也为朱祁镇一展宏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朱祁镇九岁即位,初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著名的“三杨内阁”负责具体朝政。

八年后,正式亲政。他太想一展宏图了,于是走了一条最便捷的道路,战争。

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他御驾亲征,攻打蒙古瓦剌部,却犯了一个又一个愚蠢的错误,导致明军主力在土木堡被全歼,精英官员、将领悉数被杀被俘,连他自己也被俘虏。

几十年积蓄毁于一旦,明朝迎来了第一次灭国危机。

所幸在忠臣于谦的带领下,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国家挺过来了。但身在敌营的朱祁镇没有挺过来,他的皇位丢了。为了不受制于瓦剌人,朝廷重新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镇成了太上皇。

可笑的命运。没多久前还是万人景仰的天子,如今突然变成了别人的阶下囚,自己人的弃子。

更可笑的是,有一天,瓦剌人把他放回来了。

朱祁镇电视剧形象(霍建华饰)

但此时的环境变了,他的弟弟也变了,不再是那个对他毕恭毕敬、眼睛里充满敬仰的亲人,而是一个迷恋权力、霸占皇位,将他囚禁起来的敌人。

经历了数年囚禁生涯后,趁着弟弟病危,他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还颇有深意地把新的年号定为“天顺”。

不久之后,被废的弟弟也撒手人间。

原本感情那么深的兄弟俩,有朝一日反目,真是令人唏嘘。但权力向来如此,只怪身在帝王家。


7、南宋的宋末三帝:宋恭宗赵㬎[xiǎn],五岁登基;宋端宗赵昰[shì] ,八岁登基;宋怀宗赵昺[bǐng],九岁登基

三个皇帝都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赵禥[qí]的儿子,其中赵㬎为嫡长子,赵昰为庶长子,赵昺为庶次子。

三人分别是南宋第七、第八、第九位皇帝,在位基本都是两年。虽然赵㬎较赵昰年幼,但因为是嫡子,因此优先即位。

之所以短时间之内三人接连以幼子身份即位,是因为此时的南宋在元朝军队打击下,已是风雨飘摇,到了灭亡的前夕,皇帝要么是战败被俘(宋恭宗赵㬎),要么是病死逃亡途中(宋端宗赵昰),所以皇位更迭频繁。

宋怀宗赵昺作为南宋末代皇帝,经历了最终决战——崖山海战。

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南宋军民被元军逼至崖山附近(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激烈海战后,全军覆没。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宋怀宗赵昺跳海自杀,十万军民跟着跳海殉国,南宋彻底灭亡。

十万军民,深刻诠释了汉民族最崇高的品质——气节。那是一种为远大未来舍弃当下的气节,那是一种为民族大义牺牲生命的气节。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的悲凉,谁愿意懂。


6、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

康熙皇帝是少有的几个熬过幼年时期,成年后成功翻盘的主。

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

与其他幼年登基的皇帝一样,初期的康熙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鳌拜等权臣手中。

鳌拜是康熙的爷爷皇太极的得力干将,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

皇太极死后,他拥立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又在顺治帝死后,成为康熙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位极人臣。

鳌拜嚣张跋扈,结党营私,对康熙构成了极大威胁。要是在别的朝代,很有可能发生权臣废掉皇帝,拥立另一个傀儡皇帝便于掌控实权,甚至自己取而代之的危险局面。

好在康熙不是个简单的主。他心思缜密,以游戏为名,秘密训练私人武装,在鳌拜进见时一举拿下,成功夺回大权。

捉拿鳌拜

那年康熙才十六岁。

如此胆魄,注定会有不凡的作为。

在他任内,除了擒鳌拜外,发生过三藩之乱(以明降将吴三桂带头的叛乱)、雅克萨之战(战胜沙俄)、准噶尔叛乱、统一台湾和九子夺嫡(清宫戏重头)等。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段较为太平的时期,康熙为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也被一些人称为“千古一帝”。


5、西汉的汉昭帝刘弗陵,八岁登基

刘弗陵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的儿子,因为父亲太过有名了,光环之下的他,显得暗淡了许多。

他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能够即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被人陷害,失去了太子之位。剩下的儿子中,也就刘弗陵稍稍让汉武帝满意。

为防止幼子登基后母亲专权,汉武帝将刘弗陵生母赐死,并为他配了四个顾命大臣。

与往常一样,顾命大臣不是铁板一块,很快起了争执,最后胜出的是霍光。这个霍光,对后来的汉家王朝产生了极大影响。

总体上来说,汉昭帝刘弗陵的一生还算平稳。他本身也较为勤政,建立了盐铁专卖制度,击败了北方的匈奴、乌桓,巩固了西域统治。

就是英年早逝,21岁即驾崩。不过他的离去,为后来一位圣主的出现创造了机会。

那就是汉武帝的曾孙,被冤枉的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后来的汉宣帝刘询。

汉昭帝与汉宣帝时期,国家从连年征战中得到喘息,民众生活安定下来,汉王朝的颓势得到逆转,呈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景象,史称“昭宣中兴”。


4、后周的恭帝柴宗训,七岁登基

柴宗训,最典型的因年幼而被夺权的皇帝。

柴宗训的父亲是五代十国时声名赫赫的后周世宗柴荣,一个综合实力能进千古帝王前列的人。

不巧的是,柴荣英年早逝,留下了年幼的柴宗训,以及一个蠢蠢欲动的将领。

这个将领是殿前都点检,即殿前军的负责人。而殿前军,是禁军的一部分,相较于另一部分侍卫亲军而言,地位更高。

也就是说,他是小皇帝最重要的贴身保镖。

但就是这个小皇帝父亲为他亲自挑选的保镖,叛变了。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年幼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毫无反抗之力,被迫禅让。赵匡胤改元建隆,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电视剧形象(陈建斌饰)

也许柴宗训长大后能像他父亲一样有一番大作为,也许他会是个好皇帝,但历史没有“如果”“也许”。

五代十国时期的士兵,异常骄横,动不动就哗变。没有猛人坐镇,真的很难控制住场面。

所以年幼的柴宗训,即使能躲过赵匡胤,也许后面还有李匡胤、张匡胤。

怪他生不逢时。


3、清朝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四岁登基

光绪皇帝,一声叹息。

他是上一任君主同治皇帝的堂弟,三岁登基,初由慈安、慈禧两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十八岁得以亲政。

面对滚滚而来的现代化大潮,他有匡扶社稷、振兴中华之志,却为后宫贼人慈禧太后拖累,大权旁落,终身只为傀儡,无法施展抱负。

面对日本吞并朝鲜、染指中华的野心,他坚决主战,积极备战,却面对海军经费挪作慈禧太后颐和园建设,投降派委曲求全一味退缩,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结局。

面对积弊已久、千疮百孔的江山社稷,他一心图强,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进步人士为依托,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却遇到了保守派官员只听太后不屑皇帝,公然抗旨的巨大阻力,改革仅百日便结束,自己也被软禁,从此再无机会,中国也再无机会。


2、清朝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三岁登基

宣统皇帝这一叫法,没有溥仪这个名字来得名气大。

大概因为,在他61年的人生中,只有短短四年以宣统皇帝的名字示人,大部分时间,他都叫溥仪。

1908年,他三岁即位,父亲载沣是摄政王;1912年,辛亥革命的烈火烧来,他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四年时间,他没有什么建树。虽然后来在日本人扶持下继续担任伪满洲国皇帝,但终究是傀儡皇帝,也已毫无意义。

建国后,他经过教育,回归为一个普通人,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一职。

1967年他因尿毒症逝世。

作为中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皇帝,他见证了时代的震动。他的前半生,是各方势力角逐妥协的产物;他的后半生,是重寻人生意义的自我救赎。

清宣统皇帝溥仪

1、东汉的汉殇帝刘隆,百日登基

他是封建时代最年幼的皇帝,登基时刚满百天;也是寿命最短的皇帝,逝世时也才两岁,在位220天。其整段人生,就是一场尴尬的闹剧。

刘隆是前任皇帝汉和帝的庶次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应是他哥哥刘胜即位。但掌权的邓太后以刘胜身体不好,活不了多久为由,立出生才百天的刘隆为帝,实则是为了便于自己临朝称制。

好在邓太后并不是慈禧一类的奸贼,在她治下,东汉倒有好转之势,族人也不骄横,也是称奇。

刘隆一年没到就驾崩了,在历史上留下的,除了名字,就真的没有什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历史上十大著名娃娃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