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篇序本来只是我个人受到编者著作影响的一些所感所想,杂乱无章,承蒙编者不弃,邀我以此做序,才斗胆整理成篇,形成此文。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位列“四大名著”当之无愧。但正如编者所言,近年《三国演义》的地位堪忧,常常有粗浅的人将其与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却不知二者有质的区别,没有任何可比性。更有甚者意图将四大名著分个高下,实在是多此一举。有这时间还不如细细品读一下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古人智慧。《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体现。三国归晋,天下终究是归了司马氏,照应了开篇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若放到历史长河,三国的枭雄们,又有哪一个成功了。所以历史追求的向来不是一时的成功,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是一种不朽的精神。这一份精神无论是古代的说书先生说得听众声泪俱下,还是此刻我们读着三国的阵阵惋惜,都不让人意外。人们或叹其将武艺,亦或惜其人忠义。从古至今,人类的悲欢每每相通,这一份情感穿越时空,每个时代的人读来都感同身受,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三国演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这是一部难得的雅俗共赏的佳作。文者,以辞而达意。决不可偏重辞而轻意,亦不可偏重意而轻辞。正如孔子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因此,我愿将《三国演义》称之为书中君子。

一部小说要做到雅俗共赏,辞达意通极难,编者重构《三国演义》,想必如履薄冰,若对语言进行修改,无疑会失去这一特点。因此编者的工作十分精妙,采用了注释与删略的方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经典不再难读,编者绝不是机械的编译,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了二次创造,让作品更能被大多数孩子们所接受,略去部分内容,减少孩子们阅读麻烦,使作品更加精炼。编者的工作与其说很好地保留了《三国演义》的精华,不如说是很好地再创造。

在这个文化日益低俗化的时代,编者带领孩子们重温经典,不愧为当代文化界的一股清流。编者通过大幅降低阅读门槛来扩大《三国演义》的传播。在中国不断崛起的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必然是未来社会的主旋律,但这条依然任重道远,感谢编者为这份事业做了自己的一番贡献。

对于文化的传承,受编者的启发,也算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阐明了自己关于传承文化的一些拙见,一家之言,不可尽信,还望读者海涵!

以我之见,没有落后的文化,只有落后的文化传承者。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佛教的世俗化,无一不经过优秀的文化传承者的改造方才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承,分为“传”与“承”,即“继承”与“创新”。两者辩证统一,绝不可分,做到这两点才能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者。很幸运,我在编者看到了这两者,编者所做的工作实是传承文化的一大幸事。

传承文化,必然意味着文化进行重新解读,使之适应时代需要。传承者或许带着几分屈服现实的无奈,亦或有着偏离原意的自责。感谢编者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三国演义》的原著,又带上几分自己的真知灼见。要把握住这个平衡点绝非易事,可传承文化同样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恪守中庸之道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传承文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变中寻求不变。精编《三国演义》,保留原著,一字不易,实在本作品最大点睛之笔。文化其中的精华,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具有极强的普适性,称其为“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绝不过分,对于现世乃至未来仍有极大指导意义,这一部分便是所要寻找的不变。至于变,也绝不可轻视,衡量糟粕的标准极为重要,稍有不慎,一部名著毁于一旦。以我之见,编者亦非完人,所选内容仅为其一人之价值取向,成一家之言,真正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作后必要阅读原著,辅以编者的观点,方可得常人所不得之心得。

“自一方面言之,大则不易变,小则易变。但自另一方面言,小而不能变,易趋衰亡。大则一部分不能变者消逝,而尚可希望其新生机之从别一部分中萌茁”。幸而,《三国演义》规模宏大,虽“不易变”,但仍“可变”,这也是能够创作精编版之根基。编者正是《三国演义》的“改革家”,让《三国演义》有价值的部分重新焕发了生机,虽舍弃部分内容,却也不失为一大好处。读者也无须过分纠结所略情节,毕竟读一本书,连对作者基本的信任,还谈何阅读,欲知细节,大可在读完此精编版后阅读原著。

传承传统文化,假如仅凭以上空言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更多像编者的人努力。而我们这一辈人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不要怕无凭借,不计人类命运,否极可以转泰,其主要的那在那一种无形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上,系于变着编者这样的教育工作者。远从周公以来三千年,远从孔子以来两千五百年,其间历经不少衰世乱世,中国民族屡仆屡起,只是这一个传统直到于今。我很喜欢这“传统”二字,因这“传统”二字,特别重要,但要认识传统,其事不易。好像有些时候:我们要认识别人反而易,要认识自己反而难。而且要认识我们自己的传统,要比认识西方人的传统还要难。只因中国有五千年以上的传统,西方长至一千年,短则不足百年。因此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

本人在此未对具体内容有所点评,对于内容的见解,人各有异,便交由读者自行品读。但本书的基本结构实在令我有意外之喜,虽创意源于周国光教授,但是仍极为感谢编者能将其付诸实践,毕竟知行合一更为可贵。听编者讲本书缘起,不禁为编者之遭遇所感慨。这时光终究还是没有辜负您的苦心,这佳作得以面世,已是不易,又得圆此心愿,相信编者即使不算成功,也总算无悔了。

我初读三国时,无论是原著,还是评书,甚至影视作品,都止步于此,都止步于关羽兵败走麦城那一段。那时我实在是没有勇气去直面后面的种种悲剧,直至今日也未能对后半部分细细品读,也正愿借此良机完成这一遗憾。“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编者能通过“一章一得”阐述一番人生道理,赋予这一经典更多的意义,普惠孩子,陶冶心灵,实在是深感敬佩。

当今社会总说是年轻人的天下,以我之见,起码在传统文化这一领域还远远不是,像古典文学,戏曲艺术,绘画雕塑这类艺术仍然曲高和寡,老一辈还不能将这份责任交给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仍落在像编者这样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随着国家日益强盛,文化自信越发重要,年轻人的文化认同还远不够,文化自信的缺失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编者精编《三国演义》,孩子是中华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假以时日必将实现人人能读经典,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找回自信,潜移默化,中国复兴,指日可待!

                                                  2021年1月3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