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未立

80后,最小的也已经三十岁了。

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三十而立。每一代,中国也将此作为衡量青年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这四个字被赋予了太多期望。好像我们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要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传统观念一向标榜在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我曾经也将此观念扎根于我的脑中。

但今天,再放眼这个社会,三十而立的框架标准恐怕要被改写了。

不知道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30岁了,但并没有立。

三十而立,这讳莫如深的四个字深深地戳中了这群人的心坎。

今天看《一站到底》,有为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今年已超过30岁的年纪,无房无车未婚,他自黑地说,如果是在相亲角,他一定是不受阿姨喜欢的那种。他说自己就是典型的三十而不立。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生活,那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呢?

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还是厦门大学毕业,他说毕业时的理想就是进入媒体行业。而他在毕业后也很快顺利地成为了一线媒体人。但是2年后遇到了工作瓶颈期,于是他申请出国留学。在丹麦和荷兰游学采访的2年后,他感觉又到了一个节点,一切再次陷入重复中,他需要找到新的冒险,现在是在香港创业。

他说虽然没安定下来,但是他内心觉得这是他要做的,而不是按照外人期待的样子来生活。在他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20岁必须做什么,25岁应该做什么,30岁应该做什么的框架观念。

主持人李好回应着说:“当有一天到达那个年龄之后,去选择做一件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在这个之前都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只是又的人找的相对早一点,你呢找的相对晚一点。”

跟着自己的内心走,让我想起了最近读的那本《月亮与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都是圆圆的,月亮代表理想,而六便士是最低质的硬币象征现实生活。人们往往摇摆于二者之间,不知道该选择那样。而该书中,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在他40岁的时候选择放弃优越的生活,一个人远赴巴黎去画画。

在作者毛姆的笔下,斯特里克兰像是着了艺术的魔,在学画画期间,他深受贫困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但是他说他必须要画画,就像人落了水必须要挣扎一样,否则会死。他将余生都注入了画布,最终他的画得到了全球人的关注。

看看我们这一代人,何尝不是仍挣扎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听过了太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的故事,所以往往而不敢去尝试,仍然每天捡着地上的六便士。

尤其在我们父母辈的眼里,一切都要求稳定。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欣赏孟非在一次采访中的回答。

他说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你觉得稳定是他们的人生诉求吗?

稳定的定义是什么?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作息稳定?

什么叫工作稳定?进了一个单位,一直干到60岁退休。

什么叫收入稳定?一个月挣1000元也叫稳定,就是稳定的贫穷。你能想象一个年轻人,你现在就告诉他,你30岁之前进的单位,你到了60岁就会稳定地在这个单位?你有没有想象更多的年轻人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他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我认为,月亮和六便士之间,不管选择哪一种,只要是我们乐意且擅长的事,只要肯用心坚持,都会收获自己的月亮。那是有温度的,有光亮的的收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应该被社会伦理框架所限定。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他人期待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三十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