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人教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书都有两次综合性学习,老师们在平时的上课中很少系统地去做这些实践活动,总是依靠学校组织的演讲、课本剧、主题班队会等,再把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些名言警句识记,然后将一些活动环节打散在本单元的常规课堂中。

      虽然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感觉这样的教法把知识弄得支离破碎,让人感受不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思维空间小了,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得不到训练。

      以九年级上册《君子自强不息》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告诉我们做事要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如此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竟然把他忽略了,太过重视考试这个工具。

        那就从考试说起,下面是一次考卷当中的综合性习题。

图片发自App

        (1)观察两幅书法作品,说出你喜欢的理由。从题干上我们读出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还看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字,需要解释内涵;要求学生树立观点,考查阐述自己理由的表达能力;还有需要审美的眼光。如此简单的一道题目,都有如此深刻的人文意义。可是我们的学生呢?写的五花八门。

      学生不认识基本书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规定: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七年级语文课后生字是楷书,到八九年级生字就是行书了,但是学生不会区分。中华传统精神文化内涵也无法解释,阐述理由不充分,从答题看不出学生审美的眼光在哪里。

    (2)从古今贤人身上汲取精神养分,从小立志,志存高远,为自己写下青春座右铭。绝大部分同学仅能做到写一句对仗的话,志向好像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那么,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在何方?从考试看,有大部分学生可以写几句话糊弄到分数,但是根本没有把这些精神内涵领会在心里,传统文化的继承缺失太多,立德树人的目标如何实现?

        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自主设计活动,搜集整理资料,汇报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慢慢领会“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

        活动二、中国古典诗词中也不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搜集相关的诗句,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活动三、搜集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的故事。三项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

        活动四、以“青春当自强不息”为主题,辅导几位优秀同学写好文章,在班级演讲!

        在学生充分理解内涵之后,老师再做要求:请用自己喜欢的书法字体,规范地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书写到本子上,作为自己的青春座右铭之一,并当堂点评学生书法。只有老师不断地想办法,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不断自主学习知识文化,我们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