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理论之 简简史

原本想着写一些简单直白的配色技巧与大家分享,查找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写了很多关于配色的文章,但依旧没能让读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思路,因此记录了一些关于学习配色方面的学习过程,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很长一段时间,疯狂迷恋色彩,最初原因是看了《挚爱梵高·星空之谜》落下的病,于是翻看查找了很多关于色彩理论方面的书籍,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在阅读之前,我装模作样的问下我自己:“你知道什么是颜色吗?”。我想我知道的肯定是颜色有几种,它们是由光组成的,每种颜色都能代表着一些情绪,对比色、补色……那么颜色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你如何向别人描述一种颜色?最初定义的色彩为什么是7种?一周为什么是7天?音符为什么也是7个?这都是巧合吗?在现在看来,或许这些都有更科学的解释,但是我肯定,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具有一定依据的。

与其说是在写,不如说是在换个自己理解的方式去阐述,也希望大家对此感兴趣,并能从中有所收获,可以一起交流探讨。在初步研读之后,我发现色彩理论着实是一个几乎无限复杂的主题,它的根源融在科学和艺术之中。而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对于色彩理论的内容都相差甚远,艺术方向,关注色彩组合的视觉效果。科学方向,则是通过日渐成熟的色彩模型来阐述色彩的本质。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

在色彩历史上,歌德,龙格,谢弗勒尔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如果你有时间去看一下他们的色彩作品,你可能会对颜色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感兴趣自己去搜图查看,耐心研究,你会有更多的收获),黄色是原色吗?哪种颜色的组合才是真正和谐的?或许你对色彩没有过高的要求,总之能看得过去,感觉还不错就好,也不愿意去了解早已成熟知识的发展过往,一切靠感觉。

“如果你能不知不觉的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没有色彩知识的情况下,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就应当去寻求色彩知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该对色彩的历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优秀的色彩创作。当然,理论和技巧不是绝对的,上世纪的法国有这样一个说法‘画图的是可以培养的,色彩学家则是天生的’。达芬奇、丢勒和埃尔格列柯等著名的画家都不敢忽视理智的色彩手法,每一份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对色彩的周密考虑。于是才能有了后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可能你不需要,因为你就是那个天才也说不定。

早期的色彩史,更多的是色彩艺术方向的研究,在色彩理论研究进程中,已知较早的理论之一在歌德的一篇《On Colors》论文里面有记录(中文名翻译应该是颜色论,或后来歌德再次取名色彩本质),可惜我全网查了半天依旧没有找到这篇论文,不过不影响我了解它的核心思想,它大致内容是在阐述所有颜色(黄色、红色、紫色、绿色和蓝色)均来自黑色和白色的混合物理论。根据对自然界中颜色的观察,该文认为四种原色源自于四种元素:火、空气、水和地球。可能在现在的我们看来不能理解,颜色和这些东西有什么关系呢?身处当时,这些观察是有道理的,比如植物在地上的部分是绿色的,但是根部在地下却是白色的,因此颜色必须来自于太阳的作用。新鲜的植物色彩鲜艳,但是当植物干煸后将失去鲜艳的色彩,因此水也提供了颜色。同样,可以燃烧的物体之前是一个颜色,火烧后又是一种颜色,火也提供了颜色。这也是在艾萨克·牛顿之前最有影响力的色彩理论。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在他们之前,色彩理论的演变也从未停歇,可能是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影响,未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只有牛顿的光学实验。其实还有很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在色彩理论进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是艺术方向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枯燥历史故事……

在西方国家,当色彩被创造出最接近自然色是在十五世纪,那时候的色彩是最接近于人眼识别的。鲜明、明暗、阴暗的色调,成为哥特时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手法,众多画家找寻出自己的独特方式,绘制出更具代表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另一位画家,则是逐渐将这种手法处理成冷暖对比、明暗、强烈的转换。他的这种方法是最早期通过周围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来烘托主体的方式。这里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说的整体色调,通过环境色、主体的对比色,高反差的明暗关系来强调画面中心。这位画家就是提香。

(提香作品,图片来源网络)

古典主义时期,用色局限于黑白灰三种,为了使画面生动,也会较少使用一些颜色,这种风格而后被浪漫主义替代。浪漫主义是由英国的透纳米和康斯太布尔开始的,在德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代表是弗里德里希和奥拖·龙格。他们把色彩比作心灵表现的手法。透纳通过此手法,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作品,使得人们将他列为欧洲第一位“抽象派画家”。由此,人们对色彩的兴趣风靡一时。1810年,龙格发表了色彩理论,歌德论色彩的主要著作也出现在1810年。1816年叔本华发表了他的论文《论视觉与色彩》。巴黎戈贝兰工厂经理化学家谢弗勒尔(1786-1889)于1839年发表了他的《论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的相互配合》一书。这部作品后来成了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绘画的科学基础。

有了画家们的不断尝试和研究,使得色彩的表现有了全新的发展。塞尚从印象派观念出发,让色彩和物体形体更加完美融合,完全按照物体的冷暖来作画,这也是当时没有的绘画手法。蒙德里安,通过高纯度的红黄蓝,构建真实、明确、具体而和谐的图形。超现实画家,将色彩用作于表现他们非现实的艺术追求的绘画作品。色彩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色彩的兴趣大幅提高。然而,这些的研究几乎全是视觉方向的而不是理智和体验之上的。并且没能形成一些具有依据性的色彩理论。

(三棱镜实验,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大家看图应该就已经知道了,就是浪漫主义的诗歌反对物理学的一场长期斗争中的一段插曲——颜色理论之争。

事实上,色彩理论在歌德和艾萨克·牛顿之前,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 在“On Sense and Sensible Objects”中,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七种颜色的进展。他的线性顺序是白色,黄色,红色,紫色,绿色,蓝色和黑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颜色产生于日光与云影的混合:当纯白光穿越介质时,受到不断的调整,就产生了各种颜色。每种颜色的力度或强度与其光亮程度是等同的:红色最接近于白色,然后依次出现绿色、紫色及其它颜色。亚里士多德认为,红、绿、紫是三种基本色,而其他颜色只不过是三种基本色的进一步混合。所以 ,各种颜 色至少可分为三个等级:首先是白与黑 (光明与黑 暗) ;其次是红、绿、紫 ;再次是黄、蓝等其他颜色。

这套理论的提出,非常接近于当时人们普遍的认知,因此很少有人提出质疑的声音。甚至连牛顿的老师巴罗的光学讲座也是沿用了这套色彩理论。而这套理论被质疑的时候,最早提出来的人不是牛顿,而是笛卡尔,他把颜色正式纳入光学研究领域,将折射定律用于色彩研究,因为他从未质疑过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是机械的用理论套用,并没有得出任何突破的成果。而真正提出质疑和挑战的不是别人,正是牛顿,他通过观察三棱镜下光的实验,提出一套新的理论:白光是由各种折射率不同的光线复合而成,光线通过眼睛给予人不同的色彩感觉。

(三棱镜实验,图片来源网络)

在歌德的色彩理论中,他的分析更加以人为中心,主张表达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他主要原则和思路就是混合作用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色环。  

(歌德色环,图片来源网络)

歌德的观点和牛顿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歌德反对牛顿(派)的光和颜色理论,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有一句著名的句子“ 你们都看错了,大海其实是“紫罗兰”色的 ”。原因是希腊人看自然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有很大差异,他们把蓝色看成深褐色,把绿色看成黄色。歌德就是通过研究希腊人对颜色的视觉特征,主张的色彩是受到人的主观观察影响,进而反对牛顿的理论只是数学的抽象概念。

虽然歌德多年来一直对色彩现象十分着迷,他的颜色研究却是从很随意地使用棱镜开始的。耶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布特勒曾借给歌德一些棱镜,后来派一名助手讨还。慌忙之中,歌德随意拿着棱镜朝白墙上看去。与那时大多数实验自然哲学家(物理学家)的期望相反,他很惊谔地发现墙仍然是白色的。除非从黑-白边界上看,否则没有任何颜色产生。

即使牛顿和歌德的理论不一致,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牛顿的光谱颜色,即是我们熟知的三原色,通过光的三原色混合最终得到的是白色。歌德的三原色混合包括黑色在内的大多数可见颜色,颜料以减法的方式混合最终也能得到黑色颜料,这也是正确的。

(克劳德‧布泰 七色与十二色色环,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色环,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让颜色能够更加直观具象,创造出一定的规律,各个领域的学者艺术家们陆续提出对色彩的独特见解,研究方向开始从二维转变到三维的研究。 1758年,数学家托比亚斯梅耶(Mayer)使用三原色通过将相反的颜色混合起来,最初设计的三角形每边有十二个,代表着人眼所能感知的最大差异程度,来从新定义颜色。这也是目前仍在沿用的印刷套色模式CMYK。下图为德国物理学家乔治‧利希滕伯格将梅耶的三角形简化后的样子。

(乔治‧利希滕伯格简化后的彩色三角形,图片来源网络)

德国画家菲利普·奥托·朗格采用三原色加上黑白的概率,绘制出3D球体,朗格认为颜色是自然的结果。他试图通过象征性的色彩来传达和谐的观念。观察色球我们发现,朗格的色球混合色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画家的风格,同时也受到的歌德的影响,由于两人对艺术的共同爱好,于1803年在魏玛结识并成为好朋友,并且在之后的色彩和作品讨论中两人有频繁的书信来往。1807年朗格建立了彩色球的概念,次年通过混合颜色完成了色球手稿。朗格认为蓝色、黄色和红色象征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蓝色象征上帝和夜晚,红色象征耶稣、早上和晚上,而黄色象征圣灵。至今他仍是世人认为的德国最好的浪漫主义画家。

(菲利普·奥托·朗格彩色球体,图片来源网络)

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1824年担任染料厂主管时,他关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当染成黑色的部分和染成不同种蓝色的部分毗邻时,会显出深浅不同的黑色。谢弗勒尔认为这是因为纱线显示出的颜色与其周围的纱线颜色有关,提出了“谢弗勒尔幻觉”概念,在两个相同颜色之间的亮色边缘显出不同的色强度这就是同时对比,于是他创建了色轮来反应补色的关系,并提出了色彩的半球系统。

(谢弗勒尔色轮和半球,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画家阿尔伯特·亨利·蒙塞尔通过未来主义视觉模型将色彩理论带入了二十世纪。他想创造一种 “合理的颜色描述方式” ,通过选择了一个三维圆柱体,其中三个轴显示为色调,色值(明度)和色度(纯度),以此来更加科学的描述颜色。 孟塞尔是第一个将色调,色值和色度分离为感知均匀和独立维度的颜色的人,并且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说明三维空间中的颜色。 尽管他的色彩系统还存在问题和缺陷,但它是前所未有的方式链接了艺术和科学。

(蒙塞尔色彩三维圆柱,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们的色彩史上,充满了争论,就如开头所说,黄色真的是原色吗?歌德和其他艺术家认为黄色是纯粹的颜色,因为黄色很难和其他深色混色,其实呢,在今天我们知道原色其实只是一个很随意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色彩的研究已经不仅是单个领域的事情,我们如今已经知道对色彩的体验是高度复杂并且具有主观性的理解,年龄、性别、情绪、文化背景等都影响着特定的颜色组合的感受。我们无需参与任何讨论,即可与人达成共识。作为设计师,需要的是学习并了解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学习充分的理论基础,创造美好的主观和客观感受。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发展史上的事件,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多去了解一下,我相信认真读完的你,定会受益匪浅,这远比给你一个“色谱”要有意义的多。

本篇文章所有内容均无原创,所有内容,所有认知,均为后天所翻所看所学。欢迎大家交流探讨,批评指正。后续给大家分享“如何搭配和谐的色彩”。


以下为阅读参考文章:

1.从现代物理学看歌德和牛顿的颜色学

2.歌德的《颜色论》及其文化背景

3.颜色理论之争的背后

4.色彩理论

5色彩理论史

6.亚里斯多德·颜色

7.十八世纪欧洲的色彩创造

8.色轮的历史

9.精彩的色轮

10.色彩之谜

你可能感兴趣的:(色彩理论之 简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