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鄙人从事于快消行业,接触乃普罗大众,宣扬的是物理之用,无形中形成服务大众和物为人用的两个朴素世界观。
然,困惑的是,物理之用的穷途末路。今日消费品,品类繁多,生产富余。从物理的角度很难再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便尝试到精神的路径吧,看似是个有效的方法论,其实也收效甚微,个中道理恰如“为赋新词强说愁”,生硬!
某一日,机缘所致,酝酿半载,踏入“香”的半径,浅接近触,虽所知甚微,便痴迷了,喜悦了——
东方的主要是中国的天然和香不就是那个自带强大物理功能与精神属性的产品吗,或者叫品类吗?
由外及内,由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精神需要,因达官贵人到普罗大众,东方和香是一块有着巨大意义的价值洼地。这里不谈形而上的所谓道,而直说东方和香本身的物理功效。
功效处便是必要处。今日人们的必须,是为身和心疾病困扰的烦恼点、恐惧处。
医院人满为患,医德失衡,医闹频繁,病痛与纠纷交织,悲剧与怨气互染,终归是病太多了!
西医以专病治,科目频多,乃是以术治病,治在表面,所以人们的病越来越多,终究不是正土大道!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如何让人们的病少了,才是根本。
中医的理论历来是预防重于治疗,医德高于医术,整体大于局部。然而,中医的广博和传承的难度也让普通人们望而却步,有没有简易的办法即便起不到巨大的预防作用,却也产生无副作用而增一丝益处呢?
源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
比如中医讲,阴阳不和乃害处生。
看今天我们的生活,比比皆是阴过剩而阳不足:冷饮随处喝,钢筋混凝土隔绝与本性向阳的草木大自然的接触,空调让感官舒适的同时也抑制体内阳气的生发,所以阳不足阴则无执,更何况阴阳调和呢?
因此,扶阳生阳便是预防的重中之重。
按照《黄帝内经》讲,人体的龙脉是龙阳经,主阳,口鼻乃龙阳经的窍门,至刚至阳的和香香气入鼻,经龙阳经,可扶阳固本,正气浩然,邪气自然难以侵略,身体便康健了。可以说和香是龙阳经的护卫。
而为什么东方和香具备如此充盈的扶阳之气呢?
从三个角度:物件的取材、制作的工艺以及使用的外部联系。
首先看取材。大自然的香树香草香花香物上万种,人类常取用其中400多种,如常用的沉香、檀香等,看看古人对于这些香材的描述吧:
沉香:降气温中,暖肾助阳。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本草纲目》
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疗风水毒肿者,即风毒水肿也。治冷气,逆气,气郁气结,殊为要药。——《本草经疏》
檀香:热,无毒。——《日华子本草》
气温,味辛,无毒。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汤液本草》
所谓,草木向阳,乃为本性,因固含有阳气。
其二,看和香的制作办法。
为什么叫和香,和香技术讲究与人、与天地、与四时的和谐,讲究香材的炮制,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这块内容博大精深,简单说,比如炮制环节,就是根据某款和香的主要功效,取相关材料,但怎么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其功效呢,中国的古人很有智慧,以“和”调制,“以和达道”,比如某个香材有凉气,便不能直接入香,先用酒炮制,去其凉性才能最大发挥其优点去其缺点。
最后,和香使用上会强调时空,比如从时间来说,人们会关心和香会不会坏掉。我们日常所用,化学的居多,也因此有了保质期的概念。
中国的好东西恰如中国的文化,是没有保质期的。茅台酒、茶叶,都是愈久弥香。和香也是,在时间力量的风化蚕食中,那香气反而更加的醇厚久远,没有保质期。
而秦始皇代表人类追求的长生不老,恰不也是超越时间的界限,达到永恒吗?
生命力超越时间的和香啊,自然不是长生的仙药,可其中或有或无的长生元素是否给人类某种启示呢?
人们的身体病了,而心神更加的“亚健康”。
抑郁、心理障碍、倦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心慌、过敏,凡此种种,沦为常态,我们不能简单归之于现代化生活的弊端,但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病因,便是“急”,便是“闹”,便是“贪欲”,便是“虚妄与执着”。
有缘者,与宗教、与禅修、与书画、与山林,觅静寻定,解放心神。
虽然找对了方向,却修行艰险,需先天的觉悟、名师的指引、俗世的机缘,不可贸然寻得。那么,有没有天梯或脚绳,可助一臂之力呢?
东方和香!
五教之内,教义不同,然而,教义之外,用香皆然。为什么?
佛教持戒,道教倡导笃虚守静,儒家强调静以修身,全是主张静的功夫,内省的力量。
和香本身以及在用香的仪式中,便带有了这一致达虚静的功效。
更不要说,宗教认为香还是通天通神的玄幻之物了。
文人雅士特别是香文化鼎盛的宋代,从苏东坡到黄庭坚,从欧阳修到曾几,以香会友,以香赋诗,以香精修,生活里离不开香,同时个个还是和香高手,为什么?
追求丰富自由的精神世界,超脱凡俗的物我两忘,标榜人文俱佳的艺术修养和品味追求,这是他们的追求,而东方和香恰好表达了这一切。
所谓,静生定,定生慧!
东方和香,便是加持入静入定的妙具,功用无穷,然而近现代以来却被人们熟视无睹、束之一阁!
读一卷书,抚一念琴,书一面字,意一番画,穷思极想,寂寂寥寥,燃一支香,闻暖香清芬,看青烟袅袅,或直冲云霄,或婉转身姿,廖趣相和,中和身心,片刻得之,身心豁达,神行舒朗,自然记忆增持、创意机灵。
宾客所至,品茗论道,燃一支香,烟气氤氲,制作意境,茶香互表,里遵中和,继而静其神、定其心、舒其脉、孕其和,谈古论今,德馨方芬,纵然陋室,也可呼朋喝友,弥香久远,万里向蓬。
所以啊,自古以来,宗教大德和文人雅士,都是香的秘友。
这看似普通的物件也因德才之人的使用更通了精神的属性、灵气的身影,以致传承久远、遍布南北。
所以,和香的妙用,对于性命双修的觉悟之士,定然是一点即开,灵犀相通。
当然了,为什么用东方和香这四个字,是用以区别西方的人工合成香(即化学香精);用和香两字以区别单品类的香,单品香如近几年市场上炒作的沉香,沉香本来乃是稀罕物,香树几十年乃至百年才化成自然之沉香,但纵然是上好的沉香,久用如天天吃鲍鱼,对身体也无益反而有害,中国讲中和,讲平衡,因此,和香才是大道,才能更大的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达到中和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