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11- 为何不能天天查看自选股?狭隘框架

狭隘框架理论同样是“前景理论”的提出者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在行为金融学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个框架效应例子

信用卡在美国刚普及时,因为每笔交易,商家要给发卡机构交手续费,所以商家希望对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收更高的价格,但这样做消费者就不愿意使用信用卡了。 后来发卡机构提议让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和使用现金的人定一样的价格,只是使用现金的可以享受打折优惠,这样商家和消费都满意了。 (这也是种变相提价,只是让人感觉比较公平)

什么是狭隘框架

形容人在决策时没有全局观就是狭隘框架(Narrow Framing),就像通过相机的取景框,只能看到局部视角。

按照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是不存在取景框的,他们的视野是全局的。而现实中的人做决策,都会受框架影响,这就是框架效应。

横截面上的理性投资:投资组合理论

指站在同个时间点上,看多个投资品种。

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

“别把所有钱都投资于同一个对象”,应该分散投资,即我们常说的“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所以,将波动方向相反的两只股票组合在一起,比将同一个波动方向上,第一好的股票与第二好的股票组合在一起风险要小。

理性投资者只关心资产之间的协同变化有没有发生变化,而不是去查看单个资产的涨跌。

我们通常做的卖掉亏钱的股票,留下盈利能力好的股票的做法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因为会有系统性风险。

股市和债券市场是否可做一定比例的的配置?

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看单个投资的涨跌

理性人应该选择不同波动方向的资产来组合。这样,单个自选股的涨跌就会被其他股票的波动所平衡掉,对风险没有影响。但是,投资者却总是错误地将个股的涨跌当作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应该站在全局,考察整个组合资产之间协同波动的方向及幅度,根据这个来操作,而不是根据个股的涨跌来操作。

时间序列上的理性投资:不清点资产

是针对固定一个投资对象,站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

资产一直不断地涨涨跌跌,应该多长时间清点一次资产,以确定盈亏呢?
理性的答案是:不要清点!

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频繁清点资产

频繁清点资产就是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

实际上,清点资产的主要问题在于,会不自觉地计算盈利和亏损,导致投资决策“往回看”。

如何避免“往回看”?

比如你30元买进一只股票,计划涨一倍到60后卖出,结果涨到55了,这时应该怎么操作呢?
如果总想着自己的成本价,往回看的思路,很难做决策。
理性的方法是忘掉成本,向前看,以当前55价格的这样一只股票,你愿意配置多少仓位?如果回答是一成,那就出掉九成仓位。

这节课第二次复习下来,有些问题有些不太明白,或者明白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不自觉的往回看,需要多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11- 为何不能天天查看自选股?狭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