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写给孩子们的二战故事

《刻骨》:写给孩子们的二战故事

                                            思衣谷

和平年代,在我们的人生中,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情是有很多的,且都是一些开开心心的,和和美美的事居多,哪怕是逆境的刻骨之事也是抵不过关于生死的战争时代的刻骨铭心的了。这里要说的是在二战期间的那段人类,尤其是犹太人的黑历史,历史上不管是历史纪实著作,还是摄影著作,还是虚构的小说都是让我们深刻感受那些二战纳粹人给予人类到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

而关于那段黑历史,有无一种体裁写给孩子们看的呢。事实上关于黑色残酷记忆,孩子们也是应该记住的。于是,著名童书作家、凯迪克奖得主,被誉为“美国的安徒生”“20世纪的伊索”。在他的新作《刻骨》,即使一部厚重但是写给孩子们的关于二战日常被压迫犹太人的故事书。此书正是因为让人读之虽然在绝望中依旧带来热一种力量的精神,使得此书实至名归地获得了2019年国际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协会金风筝奖、

此故事大概讲述了1942年的波兰,孪生兄妹哈伊姆和吉特尔的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下变得面目全非,爸爸妈妈孤注一掷,冒险把哈伊姆和吉特尔送出隔离区,希望他们能逃离纳粹的魔爪。但迎接这对兄妹的却是一趟完全超出一家人意料的无比艰险的旅程——除了彼此,哈伊姆和吉特尔失去了一切。故事的结尾悲剧中带有莫大的积极正能量的,因为主人公哈伊姆和吉特尔不管是经历了纳粹何其多,何其苦的摧残,但他们的意志还是很坚定地让他们走上各自好的归宿。

首先,此书最大特点就是在充满沉重气息的二战的题材中,作者一方面可以以平实而细腻的笔触去展开了人物的叙述,而另外一方面作者也假借着会写好诗歌的男主人公哈伊姆的诗歌去表达二战或沉郁或积极的诗意的魅力,作者也假借着女主人吉特尔纪实方式的日记回忆录的特点,也使得这部小说有着非虚构性的。

我们知道此书分三大部分,讲述了发生在波兰的罗兹隔离区,比亚沃维耶扎森林和索巴内克营地三个地点的故事。其中在罗兹隔离区,作者就以哈伊姆的诗歌高度而准确地表达了罗兹隔离区的阴暗面,如诗云“每天三百卡路里,这样的定额,无法供养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所以她凋零了……”这是拟物的诗化语言,完全地展现了隔离区的唏嘘和悲惨。正是处于悲惨的隔离区,作者也描写了哈伊姆想老家的的情形,如写到“家仍然是指城市另一边那座带有秋千的房子,而橡树叫橡树爷爷”。当你会将家乡的景物当做自己的家庭成员,就可以说明你的乡愁有多浓稠了,如以上的表达就是了。这里说明的孩子们是回到美好的家。此外,在哈伊姆的诗歌中“这间公寓已经变成了坟墓,而我们是被铁链拴着的鬼魂。”“有我们不敢说的话,不按规则写的字,墨水是水,被血液染上了色,我们在冗长的废话中丢掉性命”“在上帝的计划里,我们就是尘土,从他的指缝消失”等,我们都可以读到那些群体的一种被压迫的悲凉处境。但在“如果你足够谨慎,运气就会跟着你”预示着绝望如何求生的勇气和阳光的一面。

此外在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诺伦伯格医生的失踪的情节,却也给哈伊姆诗兴大发,也体味到“医生的失踪反倒获得更多存在感”的有趣哲学悖论,也让他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是在于治愈,也在于诗歌的不确定性。于是他写了非常形象而富有哲思的才华之诗歌“那个男人被清除了,但他的轮廓,每晚还飘荡在我们的餐桌旁,他身体的形状,还印在他悲伤的的妻子的床上”。这也反映了当时被纳粹压迫的犹太人的一种无奈,一种悲惨遭遇的心境。

当然,被压迫在隔离区的他们是日子好过吗?当然不好过的。如在表现生活饮食、娱乐条件差的,就有写到母亲泡茶的茶叶都不知道泡了多少次了,也如主人公一家的父亲是喜欢蓝调的忧伤音乐的,因为他认为蓝调的核心是勇气。但在纳粹的压迫下,收音机被严格禁止,是“最高级别的禁止”,想想在可怕的环境连听听音乐都不行,这是与灭人欲罪行是一样的,都反映了纳粹的残忍,他们的的生活自然是无趣和处于阴暗的环境中的。

而表现这样的环境恶劣中,哈伊姆诗云“像被遗弃的发抖的绵羊,我们步履蹒跚”,而在吉特尔的回忆录中,就刻骨地触目惊心的写到“靠着一堵血迹斑斑的墙,有一具脑袋被子弹打得稀烂的安仁的尸体。”而是那个环境,吉特尔在回忆录中,也透过描写父亲在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深刻体味到在那个动荡黑暗的时代,要挺过去就需要学会将就。另外,吉特尔在回忆录中就写到“瘴气”恶臭的隔离区,因为那有脓液,粪便等,就极度体现一种环境的恶劣。

另外正是隔离区无啖好食,于是吉特尔也回忆了母亲做好吃的,如写到“她在窗台上的箱子种出菜苗,再分给新来的邻居”这是体现主人公渴望美好充满生机和友善的幸福生活。此外,通过吉特尔的回忆片段,她个人对死亡的认知是有全面和独到的见解的,如“没有人害怕死亡,因为死亡之神会亲热地扣响每一扇门。”

当然,即使之悲惨的隔离区,孩子们也会找到童趣的,如剪报而成的剪贴簿,那里有《父与子》和《丁丁历险记》。当然,比较治愈的是,父亲谈哈伊姆的诗歌的美好家庭交流,如哈伊姆诗云“他应该被称为单框镜,让一个独眼巨人用它来,侦查羊腹下的奥德修斯,再理想不过了”这里就写到了诗是通过迷离的意象和隐喻来揭示真理的,而间谍和“独眼巨人”对应的医生是十分贴切的。父子的心灵交谈,哈伊姆的富有才华的诗歌,都是给予了那个黑暗的时期带来无限的温暖和治愈。

之后,主人公们在父母以“越狱”的勇气将他们逃到了比亚沃维耶扎森林,这个森林就给予他们生机了,并不是。如哈伊姆诗云“这个森林里已经没有足够的树,够拯救他们”“每一步都跌跌撞撞,时间能修复伤口,而鲜血是唯一能自己流淌的东西”这就隐喻森林寄托他们只是过渡,而不是解脱。

再之后,自然是“越狱”失败后,主人公们被送去了索巴内克营地。其中在吉特尔的回忆录中,由于经历了隔离区、森林再到营地,都是对未成年的主人公们是一种身心的摧残的经历,于是她更加回忆美味的咖啡和母亲的各种果酱。而现实在营地的他们吃的食物遭遇是“那是一团灰色的东西,里面有警卫吃剩的东西和石子,尝起来有一股放过了头的霉味铁锈味”这些都是让读者读之动容和十分同情他们的。此外,我们在吉特尔的回忆录中,读到了他们身不由己地在营地干活的辛酸,“劳动使你自由”这无疑是压迫剥削的最大心灵鸡汤。但他们是无奈的,他们必须干活的,因为“不工作就从烟囱里消失”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在营地,表现他们的恐惧的心理,就体现在了哈伊姆的诗歌,如“…..在刀山火海和饥饿中,存在挥之不去的恐惧…..”而在纪念曼雅,哈伊姆则诗云“它曾有一个名字,它像一缕薄雾,比烟囱里的烟还轻”则侧面充分体现被压迫的犹太人被纳粹不视为人看的卑贱形象,让读者深切同情他们,也痛恨纳粹的暴行。

故事的结尾是二战后期,主人公们被美军救了,但他们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如吉特尔的回忆中十分形象写道“我们的头发和皮肤被化学药品染成额一种奇怪的黄色,我们的手指伤痕累累,看起来就像是么有骨头的,快要这段的树枝”这是让读者读之是无尽唏嘘的和怜悯的。但正是他们顽强求生意识,使得他们熬过去了,各走都向了美好的生活。

这部关于写给孩子们的二战书里,我们可以通过主人公吉特尔的回忆文章:“我们身边常有人死去,因为饥饿、肺结核、霍乱、伤寒、流感、被驱逐,以及伤心过度。他们因为挨冻而导致肺积水,他们因为走得太快、申请不够懦弱、问题回答得太慢或太快,或者仅仅因为他们戴着黄色六角星而被射杀。”一窥纳粹的暴行,也可以通过作者那暗讽的黑色童话的语言,如“婚礼邀请”(被送上死亡列车)、“糖果屋”的索巴内克营地等去入木三分地呈现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恐怖氛围。这是一个充满残酷和绝望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力量的故事。作者的文字所展现出来的真实性和力量,是让读者读之着迷,读之动容,以及产生无限唏嘘和又治愈的情愫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骨》:写给孩子们的二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