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生活 | 文化碰撞二三事(六)

本文于11月19号发表于个人公众号。


某天中午在员工休息室吃饭,我问我们学校的西班牙语老师在美国待了多长时间,因为我记得他曾经跟我提过他的祖籍是苏格兰还是英格兰那儿的。

结果他回答道,“我是在明尼苏达出生的”。

啊,这真是一次失败的交际,我总是有外语老师应该来自外国的刻板印象,过后才想起来自己学的英语不也是中国老师教的?

这位西班牙语老师的样子也不是我印象中美国人的样子,所以我才产生了误会——这样说也许也不合适,因为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

后来来吃饭的老师陆续多了起来,我们聊起自己的名字被外国人念时各种奇奇怪怪的发音。牵老师的真名是Shiqin LIAO,既有卷舌音又有舌面音,真的很少听到没学过汉语的外国人能念出来正确发音。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一个故事,故事也许发生在德国,说的是深夜一对老夫妇斥责一个中国人不守规矩闯红灯——即使在那个时候,路上冷清得一辆车都没有。

我总是记得这个故事,也深知自己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中国的形象,所以每次在海外我都是规规矩矩,深怕留下口实让人对中国人产生负面印象。

也是在深秋的某一个晚上,路上没有一辆车经过,我看着对面的红色小人,盘算着待会儿转成绿灯后往哪个方向走。突然间思绪被打断,旁边传来一个声音,“现在没有车,快走吧!”

等我反应过来,那个“大长腿”已经过了大半的马路。我四下看看没车,也就跟着闯红灯过去了。回头想想,大晚上的在寒风中等着红灯过马路,可以说是守规矩,但反过来看也是傻得可爱。

后来有一次,也是在市中心。下午的阳光有点儿害羞,躲在云层后面不肯出来,倒是妖风阵阵在作威作福。我看四下无车,就忽略对面的红灯径直过了马路,

还没走到对面我就发现了异样,对面马路一个漂亮妹子似乎对我有话要说。我心想大事不好,怕是她要斥责我不守规矩,我刚想捂脸快走,却听到了一句——

“你的羽绒服看起来真暖和!”

今天刚经历完一对一式的家长会,明天还有一天,要连着两天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几乎不间断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对于体力和脑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真正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大人而不再像以前是个小孩子,也是今年来美国之后的事。关于本次家长会,后面会专门用一篇文章来谈,但赴美工作后,对于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式,一定会有很重大的影响。

现在面对自己的中学学生,突然间可以切身体会到小时候向爸爸妈妈撒谎时他们的感受了。大人对于孩子心里的“小九九”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就像现在对于我的学生,我也有这样的体会。

美国的教学模式和中国的真的很不一样,中国的是“倾倒式”,而美国是通过假设并进行探索来学习。虽然最后得出的结论差不了多少,但探索过后得出的结论总会让人觉得,这是自己实践得来的,更有意义。

其实在来到美国之后,对于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我也是挺矛盾和分裂的。我是从小接受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但轮到我当老师之后,却是在出了名的崇尚自由的美国。

更要命的是,自己在接受职业培训时,学区采取的也是合作探索、然后得出结论的方式。我这人比较懒,而且也知道自己探索出来的方式和老师“一言堂”被灌输下来的差不了多少。

我可能还是更喜欢和习惯老式的“老师阐释,学生记录”,不得不说,即使成为了一名老师,我也还是在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方式。

俗语说道“枪打出头鸟”,还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人总是避免冲突、避免自己成为焦点被关注,也不想贸然打扰别人的谈话和活动。所以每次在员工休息室吃完饭后,我都是静悄悄地离开。

不过我发现其它同事离开时,都会很高调地跟大家打招呼,说不定他们还会认为,离开时不打招呼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入乡随俗,有一次我也尝试着高调地说句“Have a nice day!”再离开。

但我还是更习惯静悄悄地离开,生硬地打断别人的谈话,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真的不是我的风格。

在国内半夜不想回家是因为热闹,到处都是人、每座城市都是不夜城;而在美国的街上很难找到一个人,天色一暗或者妖风一吹,我真的忍不住裹紧大衣、一心只想回住处。

但是虽说到了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但在国内你不习惯做的事情,就算到了国外也不会做。

前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和朋友说着闹着要回国,但是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不也是我在不断的改变自己以适应这儿的过程吗?

刚到一个新地方,会经历文化冲击,但等了适应之后再回国,要经历文化反冲击。等明年回国,我一定会怀念夜晚这座城市的星星点点,还有一有阳光就蓝得彻底的天空。


公众号传送门:

Miss _ Wednesday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美生活 | 文化碰撞二三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