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长(三)大哥

我是这一批全市公务员里年龄最大的,同期的都叫我大哥。有的是因为年龄叫的,有的是因为听到别人叫,还有的是因为一起玩得好尊称我大哥。

我是跨着公务员省考最大年龄限制报名考试的,前一天还在基地工地上,第二天一早四点起床驱车三百公里到南阳参加省考,一不小心得了这个岗位笔试第二名。报名这个乡镇纯粹就是瞎子摸象,从一数到十,好就这个了。次年的四月份才参加的面试,这之前,自己有多年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而且在企业还做了好几年编外讲师,本以为无论从语言表达还是临场发挥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咨询过市组织部的熟人后,被告知一定要参加专业的面试培训班,因为公务员的面试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固定的模式和要求,体制外的人体会不到。

参加了一个八天七夜封闭培训班,18800元包过。包过的意思不是打包票上岸(通过公务员面试被称为上岸),而是不成功可以退大部分钱。工作经历和阅历还是有作用,尤其在表达方面思路清晰、落落大方。在培训班里我也是年龄最大的,11个人,来自永城的老毕那个时候都喊我大哥。老师是从山东派过来的,26岁,跟着老毕半开玩笑地叫我大哥。后来11个人有4个人通过面试,一直保持联系的都喊我大哥了。老毕考进了省工商局,那个老师再没联系过,其他学员也都各奔前程了,偶尔看到朋友圈的近况,点个赞。

面试是提前一天到南阳的,说成竹在胸有点夸张了,不过确实觉得有把握,所以一夜好睡。考前让我紧张起来是因为我抽签抽到2号,培训老师无数次提到先面试的一般分数吃亏。事已至此只好自己调整心态了,反正就抱着不行拉倒的态度进了考场。宣布成绩的时候听到1号72分,我瞬间懵了,心想真的没机会了。还没反应过来,听到2号85分,此情此景大脑里真不知道在想什么了。85分好像是第五名。痛苦来源于等待,从上午9点一直在一个房间里等到下午5点,心一直悬着,“生死”不得而知。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逆袭”了,因为通过面试,我淘汰了笔试第一名,这被称为“逆袭”。

宣布完分数,大家都是跑步下楼的,应该都是不想再多呆一分钟,只是有喜有忧,30个人,只有10个人顺利过关,剩余的仍将继续努力。

出考场的路上要了另一个镇上岸的小王的电话,想着以后可以多联系。事实证明,真的是联系很多。从市委办到市直单位再到乡镇,同一批考上的有46人,数年之后,乡镇的同年们互动格外多,因为虽然地域不同,工作却大同小异。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自己的年龄感到苦恼,体制内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所以觉得自己少了希望。随着时间推移,忙且忙着,还有认自己为大哥的一直都是好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有了自己的目标。

昨天的“双推双选”考核让我深刻意识到离目标确实还很远,我得好好计划、全力以赴!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业局长(三)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