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内外因素—《人世间》观后感

  《人世间》之所以感动了那么多人,是因为周秉义的刚正不阿吗?还是周蓉的才华横溢?似乎最有代入感的倒是周秉昆和郑娟那种平凡生活,既有挣扎,又充满温情。

        那年月,底层百姓不得不在“讨生活”上精打细算,正因为常常力不从心,所以才抱团取暖。地位相当的才好维持长期的朋友关系,结了盟的六君子中,两个是周秉昆的发小,两个是周秉昆在酱油厂的工友,另一个是周秉昆间接的朋友。周秉昆就成了这个非正式团体的“结构洞”(核心)。

  因为周秉昆在一次店铺被哄抢时挺身而出,哥几个一起上手,震慑住了蛮横的抢劫大汉。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也各自得到不凭票的猪肉。

       在那个亢奋的年代,男孩子打群架最容易结下牢固的友谊。六君子此后年年聚会,缺席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往往是地位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发小是“地气”中的“地气” ,工友、战友、同学,那都是成长的基础参照系。混得好与不好都体现在这个参照系里。周秉义、周蓉则因为书读得好,加入了另一类“朋友圈”。

         为什么同一个工人家庭里的孩子,老大老二实现了阶层穿越,而老三就没有呢?可见读书是仅次于出生的另一个人生关卡,而且是可以靠个人努力获得的。

       读书不仅在就业上完成了一次“过筛”,也在精神世界里开拓了一块新大陆。这方面周蓉是剧中的代表,她成为作家后,不再参与严酷的零和博弈,也与个人兴趣更加吻合。如果分生存、生活和生命三个层次,也许读书对进入“生命层次”最有帮助。

  再看周秉义的成长,除了书读得不错,因为他是长子,总有一种想扛事、敢扛事的情怀和冲动。

        这类成长,不仅需要个人能力,还需要机缘和情商。机缘正应了曹德宝做的那种春秋大梦,娶了落难时的高干女儿。北大毕业生娶了省长女儿,就是在现实中,恐怕周秉义的成就和地位也不会让人意外,他前面是WG造成的人才断崖。历史和社会双重机缘,不是一般人能有福效法的。

  周秉昆的成长,没太沾到他哥哥的光,反倒是他的倔强反过来保护了哥哥的“羽毛”,别人看到周秉昆的自立,又怎么好意思有太多的想法呢?

        周秉昆为人厚道,这才屡屡得到贵人相助。就是工友们最羡慕的干部编制,他也没靠他哥哥帮忙。这应了那句话,上帝喜欢帮助自助之人。

         周蓉追求知性,秉义成就事业,而周秉昆呢?实话实说,没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在历史大戏中担任什么像样的角色,他却在“小家”(周家)和社区里担当了不可或缺的主角。

        得到了周父周母的认同,也在朋友圈里混得有里有面。也许打动我们的还有他朴素生活中的幸福感。

        现实中,大富大贵背后还有看不见的“大焦虑”,因此简单也是一种幸福,基线越低,越容易满足。

  郑娟也许是整部剧中苦难的一个黑洞。她太惨了,几乎看不到一丝光明。可她却找到了能带她脱离苦海的那个人。

      她没有工作,还带着一个瞎弟弟,怀着的孩子还是强奸犯的种。家里的老母体弱多病,只能卖卖冰棍。

        真不知道郑娟还能再苦到哪去?秉昆的大哥二姐都那么优秀,郑娟要嫁入周家当儿媳,她自己也知道有多难。

        她的善良并没预设任何前提,周母成为植物人后,整整两年多的按摩,喂饭喂水,接屎接尿,她最终成了周家父母最喜欢的儿媳,让大儿媳郝冬梅自愧不如,连争宠的勇气都没有了。郑娟是苦命人成长的一个榜样,真诚和识人。

         她的优点是长得漂亮,可越漂亮的苦命女人越命苦。她坚强乐观,分得清示好的人到底用心何在。女人更多地看中男人的社会属性,而男人则更看重女人的生物属性。这对组合朴素而通透,给普通人寻找幸福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再看看周家的第三代,就说楠楠和冯玥吧,同一环境长大。冯玥父母不在身边,这种自卑沉淀于潜意识之中。表现于叛逆行为后的自我矛盾心理,一系列离经叛道,似乎是她代偿性的平衡。周蓉还为此丢了工作,远赴巴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成长故事,冯玥甚至连周楠挨打挨骂都让她羡慕不已。那毕竟是包含着真诚,可她连挨打挨骂都无福消受。

  最后,说说成长的共同环境吧。大东北,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是国家重工业的中心。

        改革开放后呢?改革开放的本质其实是市场化,转型发生在两个方面,现实的和观念的。现实情况是,东北成了中国的“铁锈地区”。那么多的总资产产业集体,体量巨大,“调头成本”极高,这在美国早已被证实。

       周秉昆最早的那个木材厂,后知后觉地发现根本就卖不动厂子的产品了。因为下游的家具企业早已采用更易加工的合成木材,美观大方易于拆装不说, 就是价格上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优势。

  铁锈地区,人们的观念固化。就在大家羡慕秉昆获得干部编制的铁饭碗时,南方人正在主动砸掉铁饭碗。抓住紧缺经济的窗口期,直接让设备升级换代。这让刚刚梦醒的北方企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那些去广深发展的人,无论智商高低,不是满载而归,就是在南方开疆拓土。这告诉我们另一个成长的道理,用脚投票是捷径。

        中国的市场体量、全球化机遇、转型期的转型前哨… ,迎上去的就搭上了时代的便车。留下等待“政策”的人则遭遇下岗,成了转型的殉葬品。是不是有点悲壮?周楠用脚投票了,可惜牺牲在了美国。看来人们小看了观念和产业结构的作用,南北的经济逆转,你能从与《大江大河》的对照中,找到更多证据。这来自环境的变化,对成长也至关重要。

注:配图来自网络,仅文字是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的内外因素—《人世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