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大造屋》与《骆驼祥子》比较

今天在看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的时候,不觉想起了《骆驼祥子》,两篇文章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主人公李顺大和祥子,一个被社会同化,一个走向毁灭。

在两本书的发表年代上:《李》是1979年,《骆》是1936年。二者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并不一样。《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题材,而《骆》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在这些大背景不同的情况下,让我觉得二者有相似之处的在于:两个主人公都为了自己一生的执念而努力,经历了起起落落。(ups and downs)

    祥子的三起三落对我来说比较熟悉:

一起:辛苦拉车,买新车  一落:被抓壮丁

二起:拉车省吃俭用存了一笔钱买车  二落:钱被孙侦探敲诈去

三起:虎妞为他买了辆旧车  三落:卖车为虎妞操办后事

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而李顺大毕生想要的就是造三间的屋子(自己一间,儿子一间,一间堆杂物柴草之类的)。

作者先交代了李顺大为什么想要造屋子:1.原是渔民,父母海上为生,一次风浪让父母和弟弟遇难,自己和妹妹到岸上幸存。2.有房子儿子才能娶媳妇,香火不断。

然后经历了许多起伏:废品换钱,节约,买齐了造屋的全部青砖。但后来公社化,充公。    公社陨落,住在猪舍。后来被骗钱买材料,还入狱。    后来存钱买材料,却因为物资困乏我,只有关系(走后门)才能买。  后来认识了区长,但区长却不帮忙。  最后书记帮忙走后门,建了房子。

本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结尾李顺大说“唉、呃,我总该变得好些呀!”其实是一种被同化却无法自拔的悲哀。

  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1.人物性格有些区别:祥子有强烈的生活欲望但却无法看清生活本质。但李顺大是知道的,了解的,但还是卷入其中。2.作品的结尾,一个是悲剧,一个是看似喜剧。3.两人悲剧的成因不一样:虽然都有社会黑暗的因素,但是祥子还有的就是他人对他的打击:小福子的去世和虎妞的离去。这些都是直接打击祥子心灵深处的。但李顺大还是幸运的,在过程中收获了媳妇、儿媳妇和房子。

  最后,我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骆》的高明之处在哪里?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

1.首先,开风气之先。或许李顺大只是生活在新中国的祥子。

2.两部的篇幅不同。一个是长篇,一个是短篇。长篇在叙事上以及人物成长经历和背景,以及一路的变化,更加细致深刻。所有的小事件造成了人物最后的悲剧。

3.《骆》的悲剧掺杂了更多的因素吧:社会,他人,自身性格,超自然因素等。

4.我觉得《骆》的他人因素,像里面的小福子和虎妞的死亡,以及孙老板等等,都对祥子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更加深刻。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5.结局:《骆》的结尾,祥子堕落的样子与刚来到北平的反差,更加突出了社会“吃人”的本质。走向毁灭,毁灭。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顺大造屋》与《骆驼祥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