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有一天,你会把我当成你的朋友。 ” ——《相约星期二》有感

「2022.2.27, 晴」

「此文献给同样不甘枯竭而死,怀有期待又勇敢面对终点的你」


¹ “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人生不过是一趟自我救赎的旅程,一个期待终点的灵魂”  这是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简介。 

从前,我想要追求灵魂的终点,甚至会想,要是终点就摆在我面前,也挺好的。 

我曾经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提过,如果灵魂有转世,那么我希望,这是我的最后一世。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只有终点的那头才有着我想要追求的高度。 

可当我今日看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时,我发现我的想法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所谓的终点是与死亡挂钩的,可我还不想离开,至少现在不想。

终点是神圣的,纯净的,而现在的我,多了一个所谓的“世俗”想法——梦想。 

人终要面对死亡,但我还有梦想,所以我要把握好自己剩余的短暂的时间去触及我理想的未来。 

而这一切的变化,就像书中的莫里教授说的那样“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² “我不是海浪,我是大海的一部分。”

“活着就意味着能和别人交流,就是说我必须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能同他人交谈,去感受他们的思想,当这种能力消失时,莫里也消失了。” 

而我创立‘渔舟倚行’的初衷,也是为了能听众人所言,感众人所感。 

莫里的想法,是这般的与我不谋而合。 

我想做的便是灵魂的疗愈,让人与人相处更为真诚,只是曾经的我以为,我是孤军奋战的。 

就像书中的一个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故事讲的是一朵在海洋里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的小海浪。它享受着海风和空气带给它的欢乐——这时它发现,它前面的海浪正在撞向海岸。 

“我的天,这太可怕了,”小海浪说。“我也要遭此厄运了!” 

这时又涌来了另一朵浪花。它看见小海浪神情黯然,便对他说,“你为何这般惆怅?” 

小海浪回答说,“你不明白!我们都要撞上海岸了,我们所有的海浪都将不复存在了!你说这不可怕吗?” 

那朵浪花说,“不,是你不明白。你不是海浪,你是大海的一部分” 

当一个人看到这个世界上存在与自己思想共鸣的人时,是会有救赎感的,这也是为什么每每看到莫里的出场,我总是潸然泪下。


³ “我们的文化并不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你需要十分的坚强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

书里有个词,叫反向力。

莫里说:“生活是持续不断的前进和后退。你想做某一件事,可你又注定要去做另一件事。你受到了伤害,可你知道你不该受伤,你把某些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尽管你知道你不该这么做。反向力就像是橡皮筋上的移动,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它的中间。” 

米奇说:“听上去像摔跤比赛,那么哪一方会赢呢?” 

莫里说:“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我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反向力,读书还是工作?家庭还是金钱?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选择权,于是在心里暗暗较真,做着眼前不得不做的事情,心里忖度着外面的大千世界。

长大后,选择权交到了自己手里。

于是我们开始权衡利弊,开始择优选择,开始急功近利,开始渐渐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很少会有人退后一步回头看看,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要找到人生意义的关键就在于不倒垃圾。”这是作者随口的一句调侃,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找到梦想的大前提。

记恨、固执、自负、虚荣,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学会了如何维持情绪稳定,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周遭的负面影响上时,梦想就离你不远了。

整理莫里的话就是“生活不会一蹴而就,人生需要良师,人生需要信仰,人生需要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如果你对你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不妨找个时间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是谁?

2. 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3. 我有什么样的能力?

4. 我想要什么?

...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真正想要的,相信自己,你会找到那个你热爱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答案。


↓爱是永存的情感

莫里说,“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爱,如果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叫莱文的智者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是啊,爱可不就是不受到任何外界影响,自己唯一主动选择的答案吗。  圣雄甘地说过,“每天晚上,当我睡着时,我便死去了。第二天早晨,当我醒来时,我又复活了。” 

我想,我们不妨每天在睡前告诉自己, 

“我今天真的超幸福”


/图片来自电视剧「无性别男孩热恋中」截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希望有一天,你会把我当成你的朋友。 ” ——《相约星期二》有感)